中国政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论环境污染 话持续发展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时间:2008-10-22 00:00   【字体:    

  2007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246.6亿吨,其中化学耗氧量的排放量511.1万吨;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量2140.0万吨,烟尘排放量771.1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698.7万吨。邵阳市工业废水排放量7634.64万吨,其中化学耗氧量的排放量26303.68吨;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量2.35万吨,烟尘排放量3.86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4.51万吨。分别为当年全国总排放量的0.31%、0.51%、0.11%、0.50%和0.65%。而2007年,全国的GDP约为23万亿元,我市为497.3亿,仅占全国GDP总量的0.2%(全省的5.3%)。可以看出,我市主要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在全国总排放量中所占的百分比,除了二氧化硫(据《邵阳市统计年鉴》资料,我市每年工业燃煤消耗约200万吨,仅按平均含硫1.5%,其中80%的硫生成二氧化硫计,约为4.8万吨,扣除脱硫和烟气净化措施所减排的二氧化硫,工业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仍然超过3万吨,加上硫铁矿等工业原料在生产中排放的二氧化硫和石油等其他工业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硫,全市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应在4万吨左右,2.35万吨显然偏低)以外,都大大高于我市GDP占全国GDP的百分比。因此,我市单位GDP的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市第二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为30.5%,比全省和全国分别低12个和18个百分点,我市单位工业产值的排污量与全国的差距更加明显。
  2007年,全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10.2亿吨,其中化学耗氧量的排放量为870.7万吨;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328.1万吨。邵阳市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7975.94万吨,其中化学耗氧量62051.87吨;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17069吨。我市城镇主要生活污染物排放量分别占全国总排放量的0.26%、0.71%和0.52%。邵阳市城镇人口约占全国城镇人口的0.3%(我市城镇人口约200万,全国约为5.8亿),而城镇生活污水中的化学耗氧量和生活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百分比也大大高于我市城镇人口占全国城镇人口的比例。
  据《邵阳市统计年鉴》资料,2005年全市经肥使用量为621348吨(2007年的年鉴中没有2006年的化肥、农药用量数据,208年的年鉴尚未见到),平均每公顷耕地2122公斤(耕地面积为29.48万公顷)。约为国际上公认的化肥使用最高限额225公斤/公顷的近10倍。全市农药施用量9205吨,平均每公顷耕地约31公斤。我市的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1.2公亿公顷)的0.24%,粮食产量(319.12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48401万吨)的0.66%,而农药施用量占全国农药总用量(按30万吨计,也有资料为130万吨)的3.1%(按130吨计为0.71%)!
  我市工业、农业、生活污染物排放量相对较高,而经济发展尚相对落后。我市人均GDP处全省(各市、州)倒数第一,约为全省人均水平的1/2,全国人均水平的1/3。第二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仅占30.5%。邵阳市城镇化水平约为28%,分别比全省和全国低10个和18个百分点。邵阳市虽为农业大市,但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省和全国水平,有的县低于0.6亩,有的村低于0.2亩。产粮越来越依赖化肥和农药,滥用日益严重。例如邵东县的化肥、农药用量分别从2000年的33371吨和972吨增加到2005年的94986吨和1728吨。5年分别增加了2倍和近1倍!
  我市单位GDP的污染物排放量高于全国水平,而我国单位GDP的排污量约为发达国家的3至5倍。我市和我国的人口、资源压力远大于欧美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环境容量远低于这些国家。未来几年,我市的经济发展、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赶上全省和全国水平,无论是工业、农业、生活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都面临极大的压力。我市单位产值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工业企业规模小(全市规模以下企业2800多家),消耗高。全市能源消耗上万吨的企业有30多家,其中约5家能耗达10万吨以上。小造纸就是典型的规模小、高能耗、高排污企业。2007年底邵东县境内仅邵水流域就有造纸厂29家。调整企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大治污力度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治理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要调整产业结构。要严格环境准入,依法关停严重污染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改变工业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层次低、分布散”的局面,向高科技含量、科学管理、上规模、外向型方向发展;二是要转变发展方式。农业要尽快转变依赖化肥、农药换粮食的“石油农业”为“生态农业”。政府加大扶植和引导,大力发展沼气,推广秸杆还田,保护植被和野生动植物资源,防治水土流失,恢复生态良性循环;三是加大治污力度。工业污染要确保达标排放,城镇生活废水处理可引入市场机制,促使各县尽快建成污水处理厂并实现建成后正常运行。居民生活能源应减少原煤用量,提高天然气、煤气和石油液化气比重。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贻”。我市经济相对落后,工业比较薄弱,环境容量有限,但森林资源丰富,山川田原秀美,旅游潜力较大,应根据自身特点巧用后发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生态旅游,把邵阳打造成广东等东部地区的“后花园”和长株潭的“宝庆山庄”。使环境形势严峻的邵阳由传统经济走向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论环境污染 话持续发展

1015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