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郑长成品油管道江西支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
一、项目名称及概况
1、项目概况
江西支线起始于兰郑长成品油管道的长沙末站,终止于江西省南昌市的南昌末站,全长310.6km,采取单管敷设,常温密闭输送工艺,输送油品有0号柴油、90号汽油和93号汽油。江西支线管径D323.9mm、设计压力10.0MPa、管道钢级L360,其宜春分输支线管径D219.1mm、设计压力10.0MPa、管道钢级L360,全长37.9km。全线设4座工艺站场,分别为长沙首站、宜春分输阀室、宜春分输计量站和南昌末站,其中长沙首站在原兰郑长成品油管道长沙末站基础上进行改扩建。设计最大数量为150×104t/a,宜春支线设计最大数量为52×104t/a。本工程总长348.5km。总投资9.121亿。
2、防腐、自动控制
江西支线选用三层PE防腐,采用计算机监控和数据采集(SCADA)系统,调度控制中心可对长沙首站、宜春分输阀室、宜春分输计量站和南昌末站以及沿线自动控制截断阀室实施远距离监控和数据采集,实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分级式控制。
3、站场、阀室
长沙首站设分输系统,具有分输、调压计量、清管发球功能;宜春分输阀室具有分输、计量和清管收球功能;南昌末站具有接收长沙首站来油,经过滤、调压、消气、计量后输向南昌油库;宜春分输计量站接收宜春分输阀室分输来油,经过滤、调压、消气、计量后向宜春油库分输。江西支线全线设11个截断阀室,宜春分输支线设1个阶段阀室。
4、穿越工程
江西支线管道共穿越河流、沟渠191处,其中河流大型穿越3次,河流中型穿越2次,穿越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26处,穿越其他道路132处,穿越铁路3处。穿越主要大中型河流有捞刀河、浏阳河、锦江和袁河。
5、线路走向描述
兰郑长成品油管道的江西支线管道起始于兰郑长的长沙末站,管道出站后在果园镇西侧的株树塘村附近穿越捞刀河支渠,而后向南与兰郑长湘潭支线并行敷设,经在春花镇西侧的瓦窑塘村附近穿越捞刀河后,继续向南与湘潭支线在捞刀河滩地上并行敷设。江西支线在张家铺村与湘潭支线分离,此段与湘潭支线并行敷设的线路长度约为20km。与湘潭支线分离后,江西支干线管道向东南方向敷设,经在永安镇的西侧依次穿越S103省道和长永高速后,管道线路绕过浏阳市的工业新城(永安镇)规划区继续向东方向敷设,并在太平桥镇附近穿越S103省道,而后在浏阳市西南侧约8km处穿越浏阳河,管道在穿越浏阳河后与G319国道伴行敷设至澄潭江镇,而后管道转向正东方向沿S310省道和上栗到万载的万上路敷设,沿线经桐木镇、慈化镇、株潭镇至万载县,在万载县南侧向宜春油库进行分输,线路在避让开万载县的城市和工业开发区规划范围后伴行G320国道敷设,沿线经思泉铺镇、徐家渡镇、石市镇到达上高县,管道在上高县西侧的城市规划区外约3km处穿越锦江,而后管道线路继续伴行G320国道敷设,沿线经过野市镇、泗溪镇、杨圩镇、龙潭镇、石脑镇到达高安市;管道在高安市北侧的规划区外敷设,而后继续向东敷设,沿线经过祥符镇、西山镇到达位于南昌市新建县生米镇的南昌油库末站,线路全长约为310.6km。
江西支线的宜春支线管道始于万载县南侧的分输阀室,管道出阀室后向南沿G320国道敷设约5km至八角亭,而后管道继续向南敷设,沿线经寨下镇、长乐、下坊、下塘、竹院、洋江、高洲上,并在高家附近穿越袁河,经在彬江镇东侧穿越浙赣铁路后到达宜春油库末站,线路全长约为37.9km。
江西支线的线路总长度为348.5km(江西支线的干线线路长度为310.6km,江西支线的宜春支线线路长度为37.9km),沿线途径湖南、江西两省,其中在湖南省境内的线路长度约 95km,在江西省境内的线路长度约为253.5km。
二、环评工作程序和内容
1、环评工作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有关环保法律法规进行,主要包括:
(1) 准备阶段:研究有项目关文件,进行工程分析及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因子,确定评价工作等级。
(2) 正式工作阶段:进一步进行工程分析、工程所在区域环境现状调查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并针对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进行环境影响分析、预测和评价。
(3) 编制报告书阶段:汇总资料和数据,提出环保措施和建议,给出结论,完成报告书编制。
2、主要工作内容
(1) 工程分析:介绍工程概况、项目建设地点、环境概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分析项目实施过程的各阶段在不同时期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2)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按照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导则和规范要求,对周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监测和评价。
(3) 环境影响分析和预测:按照国家相关技术导则、规范要求,对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分析,并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
(4) 公众参与:采取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公众意见调查表发放统计、在网上公示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等公众参与方式进行公众参与工作,并对公众意见进行汇总,作出公众意见采纳与否的说明。
(5) 评价结论:在前述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公众在了解了本项目建设内容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后,可就下列问题提出看法:
1、通过信息公示,您对项目的情况还有什么想要关心的?
2、您认为项目建设的有益之处是什么,是否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在项目建设期和投入运营后,您最关心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4、您对该项目环保方面的措施有什么好的建议?
5、您是否同意该项目的站址和线路走向?
6、如果您不同意该项目的站址和线路走向,请说明理由,并提出您的建议。
7、其他问题。
您可以采用下列任何一种方式将您的意见反馈给我们:
1、拨打联系电话,可以拨打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联系电话。
2、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的方式。
3、填写公众参与调查表,在环评报告书编写过程中,建设单位或受委托的环评单位将在受建设项目影响的区域发放公众意见调查表,必要时也可采取召开公众听证会的方式征求公众意见。
五、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公众可在本项目公示之日起10日内,向建设单位、环评单位或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宝贵意见。
六、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立路80号马哥孛罗大厦
邮编:100101
电话:010-84889951
Email:10332105@qq.com
2、环评单位
北京中油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西路8号
邮编:100083
电话:010-82379873
传真:010-82379911
Email:zengqi1983@petro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