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秋沙鸭"先头部队"抵达湖南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
近日,湖南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迎来了今年的中华秋沙鸭"先头部队",这9只中华秋沙鸭(2雄7雌)或在园内清澈的河水中嬉戏、觅食,或在岩石上休憩、梳羽,悠然自得。
展翅飞翔的中华秋沙鸭(宋胜 摄)
嬉戏觅食的中华秋沙鸭(宋胜 摄)
中华秋沙鸭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鸟类中的大熊猫"之称,是全球濒临灭绝的物种,已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红皮书和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濒危鸟类名录,全球仅存不足1000只,其分布范围呈碎片状,十分零散,多为小群或零星个体,较少在同一地见到10只以上的记录,又因其对生存环境要求十分苛刻,成为生态环境尤其是水体水质的指示物种。自2014年首次现身湖南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以来,中华秋沙鸭每年都会飞抵此地越冬,今年也如期而至,这不仅预示着近期中华秋沙鸭越冬部队将陆陆续续到来,也充分反映了湿地公园内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适合中华秋沙鸭居住栖息。
为了加强对中华秋沙鸭等珍稀动物的监测、研究、保护和救助,湖南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坚持日常巡护监测和专项调查相结合,建立中华秋沙鸭调查小组,并连续三年参与了全国中华秋沙鸭越冬同步调查,为这一物种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原始数据资料和照片。多年来,管理处联合各乡镇政府和县林业局、环保局等相关单位以及沅陵一中、鹤鸣山小学等学校,于“世界湿地日”、“爱鸟周”、“野生动植物保护日”等,通过湿地自然学校教育、科普夏令营、亲子互动活动等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宣教活动,提高了社会各界保护湿地、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自纳入国家重点生态保护区以来,沅陵县紧紧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牢牢抓住"生态立县"发展之机,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进一步推动湖南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发展,并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华秋沙鸭和鸳鸯珍稀鸟类栖息地保护和管理的通告》,禁止任何单位、个人捕猎、杀害中华秋沙鸭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禁止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为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迁徙越冬保驾护航,用沅陵的绿水青山留住这些美丽的湿地精灵,吸引更多珍稀动物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