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工业和城市污染和农业农村环境污染莫成“跷跷板”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时间:2015-04-20 15:40   【字体:    

    当工业和城市污染治理初见成效时,农村环境污染又突显起来,4月15日,新华每日电讯一篇《污染总量超工业,农村环保警声疾》的文章吸引了公众的眼球,人们担心:工业和城市污染和农业农村环境污染是否会成为一会上一会下的“跷跷板”。

    据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此前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主要污染物为镉、镍、

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
    工业废弃物排放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影响农田和农村周边的生态环境,但它是点源污染可以治理,治理无望关掉就行了。但使用农膜而造成的“白色污染”;化肥、农药过量施用造成水体环境富营养化;畜禽和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排泄物对土壤和水体环境造成的污染,它们所造成的污染则属农业面源污染,最大特点是隐藏性、长期性和分散性,治理难度大。导致土壤中养分、重金属以及有毒有机物富集引起土地污染,还会使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疑虑。
 导致农村面源污染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基层政府对农村环保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又有农业生产者环保意识不强、环境监管和保障体系不健全因素。此外,农村“空心化”问题又导致治理力量严重缺乏,使农村污染治理难以形成合力。农村成为环境污染的低谷,环境保护的盲区。为遏制农业面源污染呈扩大趋势,防止工业和城市污染和农业农村环境污染成为一会上一会下的“跷跷板”,国家已就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提出了“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一控”即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两减”即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三基本”指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基本资源化利用。要把农业建设成为美丽中国的“生态屏障”,就必须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打赢防治农业面源污染这场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回应人民所盼的必然之举。

   
  

  

 

 

 

工业和城市污染和农业农村环境污染莫成“跷跷板”

1012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