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市级十佳典型案例
长沙市:全链条治理移动源污染
长沙市大气污染物源解析结果显示,移动源对PM2.5和O3的贡献率分别达32%、36%,在夏秋季臭氧高发期,移动源对臭氧的贡献率达61%。今年以来,长沙市坚持“车、油、路、企”全链条治理移动源污染,移动源清洁低碳水平进一步提高,助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截至10月29日,优良天数263天,同比增加18天,优良率达87.1%;PM2.5浓度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8%;综合指数、PM2.5浓度、优良率在全省14个市州分别排7、6、10位,较去年同期分别提升6、5、2位,改善幅度在全省14个市州分别排第1、1、4。主要做法有:
一、强化源头防治,推动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一是大力推广新能源车机。通过补贴资金、优化路权、完善配套设施、停车优惠等综合政策推广新能源车和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新增或更新的公交、物流配送、出租、轻型环卫、渣土车、公务车等车辆优先使用新能源。目前全市新能源车超34万辆,占比达10.4%;纯电动非道路移动机械1949台,占比达7.3%。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新能源货运配送车辆保有量增至22108台。今年以来已淘汰老旧车2153台,更新升级279台环卫专项车辆。环卫、市政、园林国III以下柴油车全面淘汰,新增新能源抑尘车50台。加快推进200台纯电动智慧渣土车试点运营。
投入2.1亿元更新升级279台环卫专项车辆
二是完善绿色出行网络。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城区公交车、巡游出租车、网约出租车的纯电动占比分别为72.8%、75%、76%,7条已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达209公里,主城区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近75%。
三是大力发展多式联运。长沙新港专用铁路7月31日通车运营,实现了港口铁路与京广线国铁干线的无缝衔接,打通了长沙水铁联运“最后一公里”。
水铁联运货物在长交集团长沙新港仓库卸载
四是推动港口船舶绿色发展。累计完成108艘船舶岸电受电设施改造任务,推进长沙港建设完成26套船舶岸电设施,积极推进长沙LNG油气加注站泊位建设。
二、坚持协同防控,强化多部门联合监管执法
一是全面完成“夏季攻势”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改造。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行动,完成17座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改造,实现189座年销售5000吨以上加油站三级油气回收治理全覆盖,超额完成《长沙市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158座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改造任务。
市商务局督导“夏季攻势”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改造项目
二是严格柴油货车监管执法。严格落实城区国Ⅲ及以下柴油货车禁行政策,实施城区货车“三禁”措施,优化和调整电子警察抓拍点位、启动货车闯禁抓拍,查处国Ⅲ柴油货车闯禁3463起。加强重型货车路检路查,以及集中使用地和停放地的入户检查,交警和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开展路检路查,抽测4060辆,处罚超标车辆218起。
公安交警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联合路检路查
落实汽车排放检验和维护制度,全市38家M站维修治理机动车2317台次。加强物流园、大宗物料运输企业等用车大户监管,168家用车大户安装环保智能门禁系统。
投入300余万元推广环保智能门禁,168家物流园(用车大户)安装环保智能门禁并与平台联网,提升清洁运输水平
三是严格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落实《长沙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规定,建立全市非道移动机械排放信息数据库,编码登记非道路移动机械达26705台。修订《关于划定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的通告》,扩大低排区范围,调整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标准。加强与市住建、市城管部门的联合监管,持续推动长沙市建筑工地非道机械动态“双清零”(即区域内设备未进行编码登记清零,低排区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清零)工作。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执法,重点核验污染控制装置、编码登记、尾气达标排放等情况,执法抽测非道机械1566台,其中排放不合格76台,已完成立案查处48起,罚款20.49万。
执法人员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执法抽测
四是严格油品质量监管。开展国6B车用汽油质量升级行动,推动4月1日起全面强制实施国ⅥB标准标准车用汽油、车用乙醇汽油和车用乙醇汽油调合组分油质量。加强油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抽检78个加油站,抽检车用汽、柴油和船用燃料油143个批次。办结销售不合格成品油案件4起,罚没394488.58元,新检出的2批次不合格油品进入立案调查程序。常态化开展成品油“打非治违”行动,加大联合执法力度,查处案件27起,刑事拘留2人,4起案件移交公安部门,罚款35万元,拆除黑油罐3个,查处流动加油车2辆。
五是严格检测机构监管。坚持“打黑打假”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会商督办”相结合、“实时长效”相结合、提升检测机构管理效能。2022年以来,全市共检车199.1万台次,核查已检车辆8572台,约谈环检机构118家次,暂停23家排放检验机构网络联接和检验报告打印功能5个检测日;对存在违规行为的5家非道路移动机械检验机构停检整改。
三、强化科技支撑,提升源头精准治理水平
一是全面提升科技监管能力。构建机动车检测业务平台、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平台、11套水平固定式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黑烟抓拍系统、6000台柴油货车远程在线监控系统、环保智能门禁系统等6大监管平台,构建全方位移动源污染科技监测监管体系。
智能黑烟监测监管平台
二是全面提升大数据应用能力。树立“平台数据互联倒查,数字赋能精准治污”思路,助力污染治理靶向发力。2023年以来,遥感监测人工筛选半年内连续两次超标车辆有效数据1522条,发现不规范检测行为车辆13台,对检测站点给予扣分处理,交警约谈车辆8台;向交警通报冒黑烟车辆信息377台,处罚15辆、约谈2辆;向城管、邮政、住建通报OBD超标柴油车辆信息552台次,共同督办治理。
长沙市重型柴油货车OBD在线监控平台
三是全面提升精细化治堵水平。通过精细化治理城市道路,优化提升全路网运行质效,优化1400个路口信号灯配时、推进368个样本示范路口建设、治理12处重大堵点、向3.5万名早晚高峰刚需车主提出行建议,实现全市21条主要进城道路交通拥堵指数下降3.9%,机动车通行效率提升8.5%;以“抄、拍、拖、锁”等硬核举措,压缩机动车违停空间;以“优先保障出城车流,外围逐层控流缓进”为策略,对城区11个卡流点、19条控流路段、20条快出方向等进出城通道信控方案精细调整,缓解节假日、早晚高峰中心城区交通压力,减少车辆怠速尾气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