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县级十佳典型案例:
凤凰县构建“四线并网”治理体系,形成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1+4+X”齐抓共管大格局
湖南省凤凰县地处湖南省西部,云贵高原东侧,长江中上游生态功能区——中国“绿心”武陵山片区腹地,拥有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6处。近年来,凤凰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践行“两山”理论,探索出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凤凰路径”,严格按照省、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安排部署,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推动县乡村“河、林、田、路”“四长”联线并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形成“1+4+X”共同治理大格局,具体做法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示范性、创新性和引领性。
沱江获部、厅“最美家乡河”、“美丽河湖”称号
强化党的领导,坚持“生态优先”
——把牢党对新时代污染防治工作领导权,加强组织领导锚定环境保护根本问题。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推动党中央、省委、州委和县委关于污染防治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的决策部署纳入县四大家班子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绩效考核推动县乡两级领导班子理论中心组深入学习贯彻。促使县直各部门单位和乡镇领导班子明理论、懂业务,工作中致力重点区域、重要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
县委书记毛家同志一行深入矿区指导 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
县委、县政府召开专题调度会议 |
围绕省委“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州委“三区两地”发展定位、县委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凤凰的工作要求,在全县上下跑好凤凰第二次创业“第一棒”中展现环境保护新气象、争创污染防治新标高,对照“夏季攻势”分配给凤凰的具体任务指标抓好具体工作。
2022年启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以来,凤凰县紧贴形势敢亮剑,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工作要求,全面完成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医疗机构医疗废水排查整治等7大类30项任务、完成率实现96.7%。
促进“四线并网”,形成共同治理大格局
——激发各级新时代污染防治工作责任心,加强组织引导营造环境保护良好氛围。构建党领导下“四线并网”县乡村全覆盖的工作体系,形成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1+4+X”共同治理大格局。“1”即发挥县委领导下凤凰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牵头抓总的作用。“4”即明确县乡村三级“河、林、路、田”四大类带“长”字负责人的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责任。“X”即压实凤凰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39个成员单位和全县17个乡镇责任,提升282个村(社区)、有关行业领域社会团体组织和企业单位共同做好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各村(社区)网格长、护林员、护河员、护路员、保洁员、一村一警等一线战斗员、信息员、挂哨人发挥作用。“4+X”即既要“四线并网”唱响环境保护主旋律,还要弹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凤凰县31项具体任务的“单曲”。
通过“1+4+X”工作组织和推动,形成全党重视、高位推动、多方督促、三级联动的工作态势。县委县政府换届后及时调整凤凰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建立了县委书记任第一主任、县长任主任的“双主任”负责制。在县委书记的带领下,2022年召开县委常委会议3次、凤凰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全会2次、专项协调会议5次研究“夏季攻势”具体工作,与县委巡察组同步巡察、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开展专项督查共3轮,及时交办、转办、督办、销号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各类问题31项。把强化党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贯穿于各行业各领域的污染防治攻坚工作中,形成“党委政府领导、大家共同来做、部门共同参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良好局面。
在“1+4+X”工作体系中,通过制度化建设,整体提升安全意识、战备意识,构建责任链网、抓实工作。县委县政府带领大家始终扛牢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当好污染防治斗争中的生态环保铁军,全县上下一盘棋,随时以战备状态投入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将具体任务纳入县乡村三级“四长”和县直各部门单位及乡镇村的议事体系、工作内容,建立第一议题学习讨论制,促进分析研判、督查考核、责任追究制度更加管用,形成层层落实、多维推动、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确保责任到人,事事有人抓、时时有回应、件件能销号。
牢记嘱托“好好干”,绿色发展“有奔头”
——下好凤凰新时代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战先手棋,主动担当促进环境保护共襄发展伟业。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考察调研期间,叮嘱大家“好好干,有奔头”。
凤凰人民牢记总书记嘱托,守护自身最大优势。“一江碧水、生态本色”是凤凰县的最大优势,是凤凰古城的灵魂,也是最大本钱。凤凰县因势利导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出台依法取缔关停沱江河上游河段禁养区内畜牧养殖场、严格保护县城规划区内沱江水体等政策措施,探索实施沱江城区段水资源确权发展绿色信贷。加强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及治理,组建了一支由保洁员、护河员、护林员2000余人的环保大军。累计投资9.8亿元,全面实施沱江流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凤凰人民的母亲河及县域水生态体系。
沱江流域治理前后对比图 |
凤凰人民牢记总书记嘱托,发展生态富民产业。打造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金山银山做得更大。统筹推进全面保护、系统治理、绿色转型、生态富民,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立足生态优势发展“美丽经济”,促进生态文旅融合升级,实现“山水增值”,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在生态文旅融合升级工作中,麻冲乡竹山村以凤凰“长潭岗美丽河湖带”、凤凰苗乡“千云公路”沿线旅游资源为载体,打造凤凰苗乡旅游的“旅游+产业”线路产品。采取“公司+合作社+村集体”模式共享旅游红利,村民年增收近600万元,人均年收入超过14000元,村集体收入达到58.8万元。
凤凰人民牢记总书记嘱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2022年1-7月,凤凰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5.8%,空气环境质量连续五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国、省控断面和县级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其中尾矿库环境治理成效尤为明显。出台了《凤凰县矿区环境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方案》,修复生态环境、提升生态资产、增值生态资本,形成并推广修复地“油茶+”套作发展模式,用苦荞、黄精、迷迭香等短期农作物“涵养”油茶这一长期产业,“以短养长、长短结合”,打造“生态绿肺”。任务繁重的新场镇官寨村成功实现了沉陷破坏土地重构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矿地生态修复的多元发展模式可复制、可推广,工矿地“生态银行”推动生态资产、绿色资本不断增值,矿区村成功实现生态产业发展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