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2022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县级十佳典型案例:
长沙经开区、长沙县探索VOCs污染“绿岛”建设模式和“夏季攻势”机制创新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时间:2022-11-16 09:19   【字体:    

一、基本情况

长沙经开区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两主一特”产业格局2021年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1624.7亿元,增长14.3%,先后获评国家绿色园区、省高质量发展产业园区、工信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五星评价为湖南首家国家工业生态示范园区。

长沙县地处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核心地带,是省委省政府“强省会”战略的重要主战场。县域“五区叠加”,拥有国家重要智能制造产业及世界级产业集群,“四新经济”实力雄厚,GDP突破2000亿元大关,2021年在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综合发展中排名第三名,在全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评选中获评第一名,连续四年稳居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前五强,蝉联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长沙长沙经开区创新体制机制,以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为抓手,整改、补短板、促提升,推动县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主要做法

(一)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大环保格局

建立健全县区一体联动机制,不断完善污染防治攻坚战“县级层面抓落实”的领导体制、责任体系、工作机制,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夏季攻势”保驾护航。

1.构建领导机制。在全省率先建立由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长沙县委书记任第一主任、县长任主任的“双主任制”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领导县区生态环境工作。

2.做实日常机构。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环委办”)作为县委县政府议事协调机构常设;县委选派2-3名享受科局班子成员待遇的专职副主任、选调3名在县政府办落编制的专职人员、安排2名转业安置士官、招聘8名专业人员到环委办工作,财政常年安排1000万元工作经费;县环委办与生态环境分局合署办公、一体化运行,真正做到了中央文件要求的“有场所、有人员、有经费”。

3.出台工作规则。印发《长沙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工作规则》,强化议事协调机制作用,授权县环委办统筹全县工作的七项权力,并联合园区开展督查考核等工作。

4.完善责任体系。出台《长沙县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规定》《长沙县一般环境问题责任追究办法》,明确各级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县环委办全面统筹考核,构建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发现问题、交办问题、督办问题、办结销号”的工作闭环。顶层设计的“四个维度”,落实了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责任,形成了齐抓共管(环委办抓全局、蓝天办抓大气、河长办抓河湖、职能部门抓条线、属地镇街抓监管)的大环保工作格局。

5.确保四个到位以环委办统筹协调和督查考核为抓手,确保“夏季攻势”任务分解到位、项目交办到位、问题帮扶到位、绩效考核到位。

狠抓综合治理 夯实绿色发展之基

1.加大财政投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经开区创全省园区之先,制定了《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文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每年安排财政预算2000万元用于支持企业开展环境治理,重点支持大气污染防治,在全省率先引入第三方专家团队,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服务,提供精准治污专业支撑。长沙县以2022年度“夏季攻势”25个重点项目带动年度“除臭剿劣”大会战,“真金白银”助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镇街部门铺排污染防治项目300多个,围绕“五气共治”“五水共治”,将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制度化、工程化、项目化。投入财政资金1131.6万元,开展燃气锅炉低氮改造,高效完成涉及企事业单位38家85台燃气锅炉的改造,合计235.91蒸吨;投融资100亿元实施“两河七口”截污治污项目500余个;累计融资80亿元,陆续建成7座城区污水处理厂、20座乡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86万吨;累计投资30亿元,推行垃圾分类减量、资源化利用。引导督促全县非煤矿山和砖瓦轮窑依法有序关闭退出,设立“矿整办”,制定“一矿一策”“一企一策”关闭退出和复垦复绿方案,2021年全县17家非煤矿山、11家砖瓦轮窑企业全部完成关闭退出,复垦复绿均已见绿。

2.探索绿岛模式,解决VOCs治理痛点长沙经开区青椒钣喷中心VOCs治理“绿岛”全省首家集中式钣喷中心,是集“绿色环保+流水线作业+先进工艺设备+AI智能”为一体的创新项目,引领带动汽修钣喷行业绿色智能化升级高效能、高科技节能减排。过去,汽修钣喷行业各个维修店分散作业,污染治理成本高、监管难度大。如今,新的钣喷行业集中治理“绿岛”模式诞生,有效解决了行业“VOCs治理”痛点。该项目为2022年度“夏季攻势”任务要求完成期限为12月31日。在省市生态环境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园区多措并举推该项目6月30日提前完成,计年化产能23000台次以上。该项目全流程杜绝了VOCs外排,减少车辆因频繁移动造成的粉尘及颗粒物扩散;通过采取干磨除尘系统,油漆打磨工序效率提升30%以上,打磨产生的粉尘通过管道及时吸走;通过微负压的新风系统,排气经过滤棉过滤后排放,解决VOCs外泄,做到了粉尘能收尽收,达到行业领先水平。青椒钣喷中心拥有中央焊烟除尘系统,收集效率达80%,除尘效率达90%。该中心顶楼重达20吨的专业“吸附+脱附+催化燃烧”VOCs治理设备,是总投资2000万元中的重要一环。该设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解决了传统设备间接产生臭氧的问题,分四组对油漆车间流水线上的喷烤房进行三级过滤,能在活性炭饱和后系统自动监测启动催化燃烧脱附程序,确保了治理效果。


  

                         

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绿岛”­­青椒钣喷中心


3.紧盯饮水安全,守住民生底线。长沙县紧盯饮水安全,回应群众关切,守住民生底线,通过消除风险隐患、增加应急备用水源、全流程加强监管保障饮水安全。原松雅河饮用水水源地临近碧桂园商业楼盘,为确保饮用水源安全,长沙县兼顾经济社会效益与群众饮水安全,筹措资金2.37亿元,历时11个月,实施新取水泵站建设项目,将取水泵站从松雅河上移至水质更优的捞刀河,消除了饮用水源可能被污染的环境风险隐患。长沙县境内虽有浏阳河、捞刀河两条湘江一级支流,但水资源并不充沛,为解决县城和北部乡镇应急备用水源问题,长沙县下决心投资8.7亿元,新建库容1485万立方米的白石洞水库。对全县三个县级饮用水水源地和五个“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规范化建设“雷霆风暴”,在全省率先完成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与此同时,水利部门、生态环境部门加强饮用水水源原水监测,卫健部门加强龙头末梢水监测,住建部门督促自来水公司实现水质主要参数在线检测,出水经过12道制水工序、106项严格检验,确保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主要成效

1.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经生态环境部认定,长沙经开区2021年VOCs减排认定量为321吨,占长沙市总减排量30%青椒钣喷中心VOCs治理“绿岛”,实现了从传统的废气无序排放到如今有组织排放的转变,解决了汽修行业废气治理效率低、门店分散监管难度大的难题,做到节能、提质、增效的最优模式,VOCs处理效率居行业领先水平,项目可实现减排VOCs12吨/年,成为省市先进典型,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和革新。

2.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建成一大批环保基础设施,全面解决了历史遗留“老大难”问题和一系列新时期环境问题,实现城乡污水处理全覆盖、城乡垃圾处理全覆盖,非煤矿山和砖瓦轮窑全部完成关闭退出和复垦复绿,长沙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浏阳河、捞刀河流域水质全达标,饮用水源安全得到保障,获评“全国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浏阳河获评国家级示范河流,松雅湖获评长江经济带美丽湖泊。


                          

    美丽松雅湖


       

    浏阳河长沙县段


        

   长沙县高桥茶园


         

     长沙县江背镇美丽乡


         

      长沙县路口镇大山冲森林公园

2022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县级十佳典型案例:
长沙经开区、长沙县探索VOCs污染“绿岛”建设模式和“夏季攻势”机制创新

29125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