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增强以人为本意识 创建良好生态环境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时间:2008-11-06 00:00   【字体: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我们结合环境保护工作实际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不懈努力地创建良好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将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更是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作为重要措施。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各职能部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我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可喜成绩,生态环境已有明显改善。但由于自然、历史、人为等原因,目前,我市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环保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市民环保意识低;噪音、粉尘污染严重;城市油烟扰民投诉日渐趋多等。因此,我们要着力维护和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坚持以人为本,继续把水、空气、土壤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千方百计解决好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实现人与环境的自然和谐。
  一、增强宗旨意识,创建良好生态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我们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思想观念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到第一位。想人民群众所想,急人民群众所急。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要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要有信心、有决心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影响较大的突出环境问题。环境保护事业是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维护和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环保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只有在思想观念上,把环保工作者的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相统一,才能真正在工作中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
  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我市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必须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在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总量不增加或少增加的前提下,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对我们来讲既是十分艰巨的任务和极其严峻的考验,又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我们要紧紧抓住这项中心任务,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推动环保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采取有效措施,创建良好生态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在措施行动上,把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抓紧抓牢。在我们工作中,必须弄清楚哪些环境问题最突出,哪些问题最需要解决。要注意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确定具体目标。
  就我市而言,工业企业多为能耗型企业,管理水平不高,资源利用率低,加之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低,既污染了环境也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们环保部门是代表政府履行环境监督管理职能的工作部门,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一个规范经济发展的部门。为此,我们认为要履行好环境保护职责,要严格依法行政,强化监管,依法保护好怀化的青山绿水;要理直气壮地依法严格查处环境违法案件,依法保护人民群众的环境利益。
  1、实现“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就是要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向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并重转变;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向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同步转变;从过去主要行政办法来保护环境逐步转向,既依靠行政手段,又依靠政策、法律、经济、技术等综合手段来保护环境,真正把环境保护融合到经济发展之中,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我们要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严格的法律法规,环境标准和行之有效的执法手段。在项目审批上,把握“三个原则”即: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有一定污染、确属怀化发展需要的项目,允许其上马,但要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要求;属于轻微污染和无污染的项目,则创造条件、热情服务支持尽快上马,主动搞好协调服务。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生产能力或产品一律淘汰,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建设,凡是超标或者超过总量质量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不断强化规划环评,新上项目必须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装备和高效的污染防治设施,限制建设高污染、高耗能的项目。力争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使我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稳步提高。
  2、实施污染减排,带动环保工作有序进展。污染减排是国家下达的约束性指标,是政府向人民的庄严承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实施污染减排作为破解怀化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通过采取综合措施,大力实施污染减排。
  三、建立合理机制,创建良好生态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在机制体制上,给人民群众更多机会参与和实践环境保护。坚持深入群众、深入一线、深入基层,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制定出台重大环境政策要向群众问计、向群众请教。要注意广泛听取基层政府和地方各级环保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工作对象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办好群众迫切希望的实事,让人民群众看到取得的实际效果,感受到新变化、新气象。
  目前,在机制体制上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求突破,见成效。一是要如何建立公众参与环保的信息平台、建立管理部门与企业的服务平台,以及群众、企业与管理部门的衔接平台。二是要完善环境监管体制,建立有关部门环境保护综合治理机制,强化环保目标责任制,落实地方政府领导和企业法人的环保责任。三是要建立长效机制,把短期集中整治与长期有效监管紧密结合起来,在全面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基础上,重点要加强在线监控系统建设,不断提高环境保护的层次和水平。四是要强化环境法治,不断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对于法律够不着、经济难见效、技术用不上的环保问题,要研究通过行政手段加以解决的新办法,使环保工作真正形成“政府过问、部门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

增强以人为本意识 创建良好生态环境

1015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