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产业转移 促进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承接产业转移加速赶超崛起的工作大局,按照“服好务,把住关,强监管,促发展”的要求,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能,努力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并重,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环境支持与保障。
一、 主动介入,为科学规划工业园区产业布局搞好服务
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平台和主要载体,对产业转移起着十分重要的承载作用。我们主动介入,为科学规划工业园区产业布局搞好服务,以充分发挥园区功能,实现园区主导产业和引导产业的有序承接。
一是为承接产业转移项目把好环保关口。七月底,我局局长邓子云带队就抓住沿海地带产业转移机遇,建设蓝宁道加工贸易走廊和凤凰园工业园区这一课题到广东清远、东莞等地调研,向市委、市政府提出我市各县区要根据当地的环境状况、总量控制指标、节能减排和资源状况,确定各工业集中区的规模、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守住环境底线,引进的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选址,致力培育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支柱产业、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体系。
二是为园区建设提供环保技术服务。认真开展规划环评,明确各工业集中区环境承载能力,强化基础设施尤其是环保配套设施的建设,完善园区承载功能。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切入点,狠抓入园企业污染物减排工作,确保园区企业环保“三同时”建设落到实处。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排放,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的转变,确保园区污染物减排各项指标的落实,推动园区又好又快发展。
二、抓好环评和审批服务,大力推进产业转移项目、重点项目建设提速。
今年来,我局在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制度时注重搞好服务,通过建立“绿色通道”,加快项目环评审批速度,缩短办理时限。对于省级以上审批的项目,配合业主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尽快完成环评审批。对于市本级审批的项目,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认真兑现我局在“三基”工作会议上的承诺,进一步梳理办事流程,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在项目环评、审批、证照申领等服务上做到最优、最快、最好。今年上半年,市本级完成了冷水滩工业园、宁远陶瓷厂等22个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编制,审批建设项目28个,总投资37.7亿余元。冷水滩铜业循环经济工业园的五个入园项目,铜阳极板、光亮铜板和电缆三个项目已完成环评报告书,通过了省环保局的审批,已破土动工;有色金属拆解项目,已完成环评报告书,正进入省环保局的审批程序;漆包线项目,选址和环评工作正在展开。冷水滩工业园3万吨硅锰合金项目已完成环评大纲评审,正在编制环评报告书;3万吨金属锰项目,已完成项目选址,正在进行环评大纲的编制。
三、 积极开展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和新上项目腾出环境容量。
承接产业转移,环境容量是瓶颈。因此,我们将腾出环境容量当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环保工作的核心任务来抓,集中力量奋力打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攻坚战,着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为承接产业转移和新上项目提供环境容量。
为确保污染减排中期目标和潇湘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任务的完成,制定下发了《永州市2008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永州市2008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分配表》和《永州市2008年度主要污染物削减项目》,将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砷和镉4项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区和重点减排项目上。按照市政府节能减排的要求,狠抓“五个一批”的落实即取缔关停一批、淘汰退出一批、停产治理一批、限期治理一批和搬迁一批污染企业,消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实施结构调整。落实《湖南省造纸企业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将全市40家造纸、再生纸企业整合成5—6家上规模的造纸和再生纸企业。坚决关停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小冶炼、小水泥企业。对宁远县舜源峰水泥厂等4家高能耗、高污染水泥企业依法关停。实施工程治理。湘江纸业公司投资近600万元,采用高效浅层气浮法处理造纸废水,预计竣工后可年削减化学需氧量1000吨。永州利黄漂染有限公司采用生化+物化方法处理漂染生产废水,今年4月份通过省环保局组织的环保验收,年削减化学需氧量160吨。市规划建设部门与环保部门联合对全市居民开发小区进行污水集中处理,上半年共兴建地埋式集中污水处理设施33座,年削减化学需氧量2248.89吨。通过加强监管提高削减能力。全市环境监察、监测系统加大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管力度,每季度对重点源监测1次,每月对工业企业现场监察1次,提高了企业环保设施运行水平和效率。
四、 严格环境执法,确保监管到位。
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工业化,要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依法推进各项环境管理制度的实施,保障群众环境权益。我们按照构建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格局的要求,加大对重点污染企业和重点区域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加强了对自然保护区、湘江上游水源涵养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加强矿山开发秩序整顿,加强控制“三废”排放的力度,严肃查处破坏环境违法行为。尤其是对群众反映强烈、挂牌督办的重点企业和重点领域,坚决依法查处到位,着力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最近,会同市监察局等九个部门制定并下发《永州市2008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启动全市环保专项行动,严肃查处“未批先建”、“未报先试”、“未验先用”等行为,对不法排污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上半年对市属企业依法检查280余次,对部分企业的违法排污情况及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意见,对情节严重的,通过采取限期整改及行政处罚等措施督促其及时改正。对南电硅锰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和10家违反《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的医院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已办结6件。
我们把解决重点、难点环境问题,作为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大事来抓。今年来,市本级办理政协委员提案6件,受理信访案件35件,已结案32件,正在处理的3件;接转投诉电话162个,已办结155个。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群众环境权益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五、 提高行政效率,做好项目服务。
我们进一步转变职能,强化主动服务的意识,改进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方式,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服务环境,真心、诚心、悦心为企业提供服务。
一是实行建设项目全方位服务。切实做好上门服务、现场服务、代理服务、变通服务和跟踪服务,为业主当好参谋,排忧解难。对关系永州经济发展举足轻重的产业转移项目和重点项目,实行领导负责制,由局领导亲自协调和督办,确保项目建设进度。
二是简化项目环评和审批程序。认真组织开展环境影响技术评估,注重简化环评审批手续。省环保局蒋益民局长7月23日至24日来我市调研时表态,为支持我市承接产业转移,专业小区由省局审批;同一类型的项目进入专业小区由省局委托我局审批。属我局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基础资料齐全、合乎要求的,分别在15、10、5个工作日内完成。只要允许做登记表的就不做报告表,允许做报告表的就不做报告书,尽量简化手续,缩短审批时间。同一类型的项目进入专业小区,不做报告书、报告表,只做登记表。属于国家鼓励类的项目,积极推动尽快落户;属于国家限制类的项目,想方设法使其顺利落户,帮助企业升级换代,技改扩能,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拓宽生存发展空间。
三是规范执收执罚。对进入园区的工业企业,确保服务性收费减半收取等政策的落实。其他企业,省、市对收费项目有减免规定的,严格执行。在管理中搞好服务,对情节轻微的环境违法行为,指导企业尽快改正,不予处罚。对情节严重,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处罚的,就低不就高,宜轻不宜重,法律法规规定可罚可不罚的,不处罚,要求其整改到位。
四是变被动承接为主动对接,积极做好招商工作。组织工作组到沿海地区环保局尤其是东莞环保局对口招商,了解产业转移政策、转移企业类别、转移企业名单,筛选适合我市的项目,同业主洽谈,动员他们来永州投资兴业,主动向县区推荐项目。
五是加强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思想、作风、组织、业务和制度“五大建设”,努力提高环保队伍的执法本领和水平。严肃纪律,转变作风,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环保执法队伍。近年来,没有收到反映我局工作人员索、拿、卡、要,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举报投诉。
我们在提供优质服务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离上级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相当差距,我们决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为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服好务,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我们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