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协作 规范管理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关于全省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运营管理有关问题的建议
建立和完善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测相结合的减排监测体系,是及时跟踪各地区和重点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的主要手段,是扎实推进污染减排的重要基础,也是科学评价污染减排工作的基本依据,更是实现我省污染减排目标的根本保证。由环境监察总队牵头的全省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实施情况良好。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湖南省站相继承担了部分技术支持工作,包括每季度进行省管火电厂在线监测系统监督性比对、部分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抽查比对以及在线监测系统的验收比对监测等工作。但是由于全省的自动监控能力建设尚处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没有统一的在线监测数据管理平台、现场端运行情况参差不齐、在线监测保障条件不完善等原因,监测部门的技术支持离环境管理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为进一步发挥环境监测部门在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中的技术支持作用,在多方调研外省经验、认真分析监测系统现状的基础上,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 合理分工,明确各部门在自动监控系统管理中的职责
经过调研,我们认为辽宁、山东等省份的模式值得借鉴:监察部门牵头,组织全省各级环保局、企业、运营商、供应商等进行在线监控系统建设、运营和维护,负责全面管理,并使用在线监控数据;信息(监控中心)负责数据采集与传输;环境监测部门负责核定在线监控数据的有效性、统计分析在线监控数据并建立数据库。
(一)由环境监测部门负责数据管理。整理、统计、分析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建立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库,编制《污染源在线监控数据汇总报告》;开展在线监测数据有效性认定,开展在线监控设备验收比对、监督抽查比对工作,编制《污染源在线监控比对报告》。这项工作任务量很大,按照国家技术规范要求,500多家在线监测系统,每年至少比对4次,全省、全年需要完成2000多次比对监测,仅仅省站就要负责29套电厂在线设施比对、全省约60多套在线监控设施抽检比对和全省在线监测比对的技术培训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据了解,全国多数省份的监测站都只能承担该部分职责,并且深感任务过重。
(二)由环境监察部门代表省局抓全、抓总,组织全省各级环保部门、各企业、运营商、供应商等进行在线监控系统建设、运营、维护和全面管理,并使用在线监控数据。以行政监管的手段督促企业建设、运转和更新升级在线监测系统,对企业不建设、不规范建设、建设而闲置不用、阻扰在线监测系统正常运行等行为予以查处;组织在线监测系统及在线监控中心的验收;监督管理在线监控运营,开展在线监控设施现场巡检工作,组织运营资质认定、年度运营招标及年度运营情况考核;审定并使用在线监控数据,根据在线监控数据开展环境执法、排污收费等管理工作。上述工作都要依靠管理职能才能完成。
(三)由信息(监控中心)负责数据采集与传输,保证数据传输系统网络畅通,监控中心数据平台正常运行,为局领导、监察、监测及其他需要在线监控数据的部门提供数据查阅端口;组织开发和及时升级污染源监控中心管理平台软件。国家统一配发的软件包含环保局的政务信息、排污申报、项目管理、环境质量数据、在线监控等各类信息管理模块,信息中心集中负责网络传输和软件管理,都将有利于省局环境信息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二、保障有力,确保监测部门在在线系统管理中技术发挥作用
监测部门要完成在线监控数据整理、定期比对和有效性审核工作,建议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工作机制问题。需明确由市州环保局负责组织市州监测站开展比对监测并进行数据有效性审核,省站对市州监测站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指导。二是需与省编办协调解决人员问题。为做好此项工作,省站和市州站均需要配备日常监控数据、统计分析数据、编制技术报告、开展比对任务需要增加监测技术人员,也需要增加10-12名技术人员。三是需与财政协调解决工作经费问题。省站每年需要增加230万元:其中监控数据的管理、汇总、技术报告编制上报等工作每年需要经费约50万元,完成29套电厂在线设施比对和全省约60套在线设施抽检比对工作每年需要经费180万元。各市州监测站也需要根据重点源在线监控数目请求财政支持比对监测工作经费。建议将上述工作经费列入省财政行政资金预算计划,由省财政发文一并解决省市同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