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全省环境监测技能竞赛方案
附件二
第一届全省环境监测技能竞赛方案
根据全国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活动的相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理论考试方案 (一)考试要求及重点内容 1.基本要求 本方案对考试内容的要求,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要求能运用所列技术方法分析和解决较为复杂的或综合性的问题; 熟悉:要求对所列技术方法有较深刻的理论认识,能够正确判断、解释、举例、推断,并能利用该技术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了解:要求对所列技术方法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该技术方法的内容,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本次竞赛重点在掌握和熟悉环境监测技术、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综合评价等方面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竞赛范围 环境监测相关的质量标准,环境监测分析技术方法,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要求,环境监测数据综合分析与评价技术方法。 3.重点内容 (1)监测分析技术方法 1)掌握采样记录的基本内容; 2)掌握实验室基本知识; 3)掌握容量分析的原理及应用; 4)掌握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5)熟悉水、气、污染源监测的布点、采样、样品保存及运输; 6)熟悉气相色谱一质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7)熟悉应急监测技术方法; 8)熟悉环境监测数据处理方法; 9)了解土壤监测布点、采样及样品保存; 10)了解噪声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1)了解固废样品和生物样品采集要求; 12)了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液相色谱法和离子色谱法的特点和应用; 13)了解生物监测方法和生态监测手段。 (2)质量管理技术要求 1)掌握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和基本要求; 2)掌握质量管理体系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3)熟悉实验室资质认定基本要求; 4)熟悉环境监测全过程中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措施和应用; 5)了解常用数理统计基础知识。 (3)综合评价技术方法 1)掌握水质监测、大气监测报告的类别和特点; 2)掌握环境质量监测报告的基本内容; 3)熟悉综合评价适用的相关环境标准; 4)熟悉应急监测报告的特点和应用; 5)熟悉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方法; 6)了解报告管理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7)了解环境监测报告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二)考试形式和题型 理论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考试时间初定为180分钟。题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和论述题等。 (三)评分方法 考试结束后,由专家委员会根据试题答案和评分细则,对试卷进行统一评判。 (四)主要参考资料 1. 我国目前现行环境监测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 (1)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2)现行监测方法标准、规范和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2.参考书籍 (1)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增补版.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2)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增补版.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3) 《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4)《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北京: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2007. (5)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编写组.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 (6)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集(上册).第l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7)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集(下册).第1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注:所有监测分析方法以国标方法为首选方法。 二、现场竞赛方案 (一)现场竞赛项目 现场竞赛分为以下3个项目: 1. 容量法测定水中氯离子 方法依据:水质 氯化物的测定 硝酸银滴定法(GB 11896-89)。 2.光度法测定水中可溶性正磷酸盐 方法依据: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3.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砷和汞 方法依据:原子荧光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 (二)竞赛时间 每个竞赛项目的时间约为3小时。 (三)竞赛方式 每支参加竞赛代表队由4名选手组成,每名选手独立完成上述3个项目的操作。 (四)评分方法 竞赛中的评分依据主要以样品分析的准确性为主,辅以考查竞赛人员操作规范性以及原始记录、分析报告规范性。 每名竞赛人员3个项目成绩之和为个人现场操作成绩。 竞赛期间,竞赛现场设有监督员。竞赛队员一经发现有违纪行为,由监督员带离竞赛现场,该违纪人员的本项项目竞赛成绩按零分计算。 (五)竞赛保障 1.主办单位提供下述仪器及物品: 原子荧光光谱仪、电子天平、托盘天平、水浴锅、试纸、电热板、冰箱; 实验用水、载气、考核样品; 竞赛工作台。 2. 凡主办单位未提供的均由各代表队自行准备。各代表队应充分考虑前处理及干扰杂质的去除所需试剂及所需辅助器材。 3. 竞赛现场在正式竞赛前向各代表队开放半天,熟悉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