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陈叔红在全省第六次环保大会上的讲话
环境保护,事关全局。伯华省长的重要讲话,对统筹我省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省发改委将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坚决把这次会议的精神落实到发展改革的各项工作之中。
一、几点认识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之基、经济增长之源、社会进步之本。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工业化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环境保护,尤显紧要。
(一)环境保护是科学发展的必然取向。我省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 已步入重化工业阶段。这一阶段,往往是资源供给、环境质量面临严峻挑战的时期。尽管目前我省生态环境总体较好,但统计表明,我们每增加1亿元GDP,排放的废水、废气、废物是发达国家的4倍以上,特别是重金属排放量占全国的比重超过20%。不仅导致污染频发、环境“透支”,而且导致经济成本上升,发展难以持续。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走出一条排放少、污染少、效益高的又快又好的发展路子,就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为突出、更为重要的位置。
(二)环境保护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谐社会的内涵,不仅包括经济发展,生活富裕,还包含环境改善、 自然和谐。但是,伴随工业化进程的加速,重大生态污染事件的突发机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近l0年来,我国共发生环境污染事件2万多起,其中重特大事故近1000起,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加强环保工作,提供更优美的环境、更清净的空气、更甜美的水、更绿色的食品, 已成为老百姓的普遍诉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三)环境保护是宏观调控的重大目标。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的新阶段,环境保护已经上升成为国家战略和发展的新目标,客观上要求宏观调控必须有新定位。降能耗、减排污、保耕地作为约束性指标, 已经列为“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调控目标,井通过行政、投资、财政、税收等组合手段,严格目标落实。顺应发展的新要求,就必然高度重视和加强环境保护这一重大的宏观调控工作,就必须研究资源与环境的布局与配置,创新环保调控的体制与机制。
二、几项任务
“十五”期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发改委突出出加强了环境保护。一是注重规划引导,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我省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二是注重投入引导,协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争取国债资金近120亿元,布局、实施和建成了一批重大的环保共益工程。三是注重产业引导,加大结构调整,强化环保准入,在努力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盲目扩张的同时,鼓励、试点、支持了一批消耗少、污染小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十一五”期间,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人大通过的《纲要》,实现能耗降低20%、排污量削减l0%等调控目标,任务十分艰巨。这也是发改委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和有关部门一道,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抓配合、抓服务、抓协调,切实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落到实处,全力抓好以下4项工作:
(一)建设环保项目。对涉及广、影响大的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抓紧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大环境治理项目。一是工业治污。加快实施株冶、华菱湘钢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三环颜料搬迁等85个项目。二是区域治污。坚持统一规划,同步治理,加快长株潭三市环境同治,加强湘西地区开发的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支持城市能源结构调整和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建设,控制和降低城市大气污染。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遇,集中解决一批农村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继续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流失、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等生态工程建设。三是公共治污。集中建设“44个城市污水处理、105个垃圾处理、14个中心城市医疗与危险废物处理项目,以及长沙清洁能源改造、清水塘工业区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等31个区域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同时,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抓好省、市和重点县(市、区)环境监测设施建设。支持环保科技攻关,加强有毒有害重金属废渣处理技术及综合利用、氨氮废
水处理技术等6大项目建设,提高环保科技水平。
(二)筹措环保资金。会同有关部门,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一是争取国家支持。加强与国家有关部蚕的汇报衔接,争取国家在循环经济、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医疗与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节能降耗减排、城市生活垃圾与污水处理等方面,增加项目安排和建设投入。二是吸引银行贷款。继续发展与国家开行良好的合作关系,创新贷款方式,争取更多银行贷款用于长株潭三市环境同治重大项目和其它市州环保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外国政府援助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机构贷款,重点做好长沙引水及水质环境工程日元贷款和长善垸污水处理厂等世行贷款的用款工作,争取17个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尽早利用日贷建设,以及利用德国促进性贷款、法国开发署发展援助贷款建设环保项目的申请工作。三是引导社会投入。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开放环境基础设建设经营市场,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特许经营、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环境保护项目建设。调整排污价格和收费政策,推动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市场化改革。
(三)发展循环经济。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井实施《湖南省建设节约型社会规划》, 以及相配套的节能、节水、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等各项专题规划,推进实施10大重点节能工程和l00家用能大户节能行动。加快对冶金、有色、化工、肄材、造纸、煤炭、电力等重点行业的技术改造,促进企业节能降耗。抓好汨罗、永兴、株治、智成化工等循环经济试点,并争取在园区、城市、农业等方面扩大试点范围,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四)抢抓崛起机遇。目前,中部崛起战略正在抓紧-统筹实施。我们将与有关部门一道,从三个渠道入手,积极争取中部崛起中有利于环保工作的政策,加强环保项目的前期研究和储备,努力化政策机遇为产业机遇、投资机遇和项目机遇。一是西部政策的延伸。生态保护是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争取我省更多的少数民族县、老区县进入西部开发的范围,增加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的投入。二是东北政策的延伸。在老工业基地污染治理、新型工业化园区建设、重点特色行业污染防治等方面,争取国家更大支持。三是特殊贡献特殊政策。重点争取国家对我省生态农业综合整治、矿山沉陷区治理、湘江流域污染防治等领域的支持和投入。
三、几点建议
环境保护,既是一项紧迫工作,又是一项长期任务。为此,建议加强以下三个问题的研究:
(一)环保产业的同题。当前,环保产业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全球环保产业产值突破了6000亿美元,而我省仅为100亿元左右。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跳出简单保护的思略,从发展的新视角,把环保产业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的重大举措之一,抓紧研究做大做强环保企业、创新环保技术、形成环保品牌的扶持政策。
(二)环保机制的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资源配置容易出现市场失灵,必须研究并健全环境保护的相关机制。一是考核机制。要细化统计指标,严格目标考核,并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投入机制。要建立和完善环保投入的固定渠道,从公共财政的角度,将资源与环境保护投入作为公益支出的重要内容省发改委将尽全力支持开展环保工作、支持环保设施建设、支持环保产业发展,在计划、项目、资金上给予倾斜。三是鼓励机制。在财政、税收、土地、贷款等方面,对购置治污设备、发展循环经济、综合利用“三废”的企业,实施政策优惠。
(三)环保意识的问题。环境保护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必须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要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力度,大力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提倡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鼓励企业推行清洁生产,鼓励市民减少一次性消费,在全社会努力营造关注环保、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