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株洲市市长颜石生在全省第六次环保大会上的讲话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时间:2006-10-09 00:00   【字体:    

株洲是全省的老工业基地,环境保护历史欠账较多,治理任务艰巨。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加大工作力度,加快综合整治步伐,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取得较大进展,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一是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相比于“九五”,’.“十五”期间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汞削减了60%,镉削减了50%,砷削减了50%,铅削减了30%,化学需氧量削减了20%,烟尘削减了15%,均超额完成了既定任务。二是市区空气质量逐年上升o 2005年,全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2.788,比2001年下降0.854,空气质量良好天数298天,比2001年增加101天,.成功退出了“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行列。三是湘江水质稳步好转。湘江株洲段水质由原来的Ⅳ类改善到III类, 市区饮用水源水质合格率为97.86%,超过国家考核要求2.86个百分点。
近几年,我们重点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统一思想认识,健全环保工作机制
“十五”期间,我们通过认真分析全市环境形势认识到,我市环境不优,虽然有工业结构不合理、历史欠账多等客观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在思想认识、工作力度上存在差距,没有把环境保护真正摆到与发展经济同等重要的位置。为此,我们突出抓了三项工作。一是提高认识。我们提出: 宁可GDP少增长几个百分点,宁可在其它方面过点紧日子,也决不以降低环保审批要求来招商引资,决不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以此为指针,坚持把环境保护放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考虑,作为推进株洲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来抓。2003年以来,以争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目标,把抓好以清水塘工业区为重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列为本届政府的十件大事之一,举全市之力,加快污染整治步伐。二是落实责任。我们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原则,着力健全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管、其它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环保工作机制,先后成立了由市长挂帅的市环境与资源保护协调推进委员会、清水塘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协调领导小组、“蓝天行动”协调领导小组等组织领导机构,把环保工作列入对县市区领导绩效考核的主要指标,并与全市9个县市区、11个市直部门、9个重点企业签定目标管理责任状,实行“一票否决”。三是加大投入。着力完善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元化资金投入为辅的环保投资机制,“十五”期间共投入环境保护和治理资金23.05亿元,为环境质量的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开展综合整治,削减污染排放总量
削减污染排放总量,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开展综合整治。一是全面推进城市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我们先后编制了《清水塘工业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规划》,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清水塘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的决定》,出台了一系列减污控污措施。去年又大力实施了以工业废气治理、煤质管制、清洁能源推广、饮食油烟治理、扬尘污染防治、汽车尾气治理六个专项行动为主要内容的“蓝天行动”,全面整治城市大气污染。二是突出抓好重点污染源的治理。我们先后开展了服装洗水企业、水上餐饮业、饮食业、小冶炼化工业等重点行业的专项整治行动,关停了一批环境污染严重、达标排放无望的企业和生产线,并加大限期治理力度,分13批共下达限期治理项目253个。先后完成了株冶铅烟气制酸、株化热电站锅炉除尘改造、智成化工技改等一批治理项目,投资3.17亿元的株洲电厂脱硫工程也可望在今年10月底全面完成。三是大力加强日常监管。启动污染源总量监测工作,对130余家工业企业的重点排污口和环保设施进行定期采样监测和跟踪监控检查。率先在全省实行城市各区环保部门的垂直管理,并将市环境监察支队升格为副处级单位,强化对环境保护的监管。先后派监察组进驻5家重点企业,实行全天候监管,做到了监控时间不留“空档”、监管区域不留“盲区”。
三、严格环境准入,遏止新污染源产生
为切实有效遏止新污染源的产生,我们认真贯彻《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使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得到进一步落实。一方面,开展建设项目执行环评和“三同时”专项检查。对2000年以来的建设项目进行了全面清查,对87家未办理环保审批手续的企业、23家未实行“三同时”管理或未经过“三同时”验收的企业分别下达了限期补办手续和限期验收的整改通知,对未经审批在建的项目责令停止建设。另一方面,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我们规定,在引进招商项目时,必须全面落实环保第一审批权,先由环保部门审查把关,对污染严重、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不符合清水塘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2001年以来,先后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50个,新建的374个项目,均符合环保审批要求和程序。
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保护环境,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对此,我们重点抓了三项工作:一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一方面,狠抓智成化工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启动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建设,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审计。 目前,株化和智成化工清洁生产审计试点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清洁生产工作已 #183;在全市全面铺开。另一方面,加大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优先发展电力机车、硬质合金等一批技术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淘汰了一批资源浪费大、工艺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生产工 #183;艺。 同时,狠抓“三废”综合利用工作,使“三废”资源化,转化为产品。 目前,株冶、智成等企业“三废”综合利用已成为企业最重要利润增长点,全市万元工业产值能耗、水耗有一定幅度下降。二是严格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生态保护纲要》,严厉打击滥采乱挖矿产资源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炸毁了200多个非法采金点、氰化池,关闭了360余家污染严重的小煤窑、小选矿。三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o 2005年,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29.27平方公里,较2001年增加了7.31平方公里;“两区一园”面积占到了全市面积的5.95%,提高了1,52个百分点。
五、坚持依法治污,打击违法排污行为
围绕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我们坚持深入开展以“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保障群众健康”为主题的专项环保整治行动,保持了对不法排污行为严查狠打的高压态势o 2001年以来,共立案查处违法行为722起,依法责令关闭企业36家,取缔“十五小”企业24家,查办了严重环境违法案件30多件,尤其是在取缔湘江水上餐饮业、查处非法涉镉企业等专项整治行动中,组织严密,关停措施到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近几年,我市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与兄弟市州相比,也有很多不足。这次会议以后,我们一定全面贯彻会议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保障群众健康为根本,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清水塘工业区环境污染和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整治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污染防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工作,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努力把我市建成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具有株洲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株洲市市长颜石生在全省第六次环保大会上的讲话

1014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