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找准源头挖穷根 使命担当为群众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有一支精准扶贫铁军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时间:2020-05-11 11:04   【字体:    

扶贫如医病,必须对症下药拔病根。湖南省平江县三阳乡金安村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耕地资源匮乏、病患人员多,一只只“拦路虎”,让这里的脱贫致富路充满坎坷。

在完成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索溪峪镇铁厂村、岳阳市平江县瓮江镇石坳村等多个贫困村的帮扶工作后,2017年4月,湖南省生态环境厅驻村扶贫工作队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安排,又来到了金安村,誓言啃下这块“硬骨头”。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工作方式,扶贫工作队从致贫源头出发,有针对性地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环保扶贫等一系列扶贫惠民政策落实落细。短短3年时间,金安村113户34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除5户7人政策兜底外,基本上实现稳定脱贫。金安村迎来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

微信图片_20200510165722.jpg

一户一策 扶贫精准发力

为切实抓好精准扶贫,打好脱贫攻坚战,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政治站位高,扶贫措施硬,成立以厅党组书记、厅长为组长,其他厅领导为副组长,机关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扶贫工作计划实施,坚持每半年一研究,每季度一调度,解决扶贫工作中的重大事项,确保扶贫工作责任到人落实到位。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邓立佳告诉记者:省生态环境厅党组率领湖南生态环保铁军在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精准脱贫攻坚战两个战场上,坚决执行中央和省委的指示命令,积极落实省政府下达的任务,毫不含糊,敢打硬仗,攻下了一个又一个堡垒,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3年多时间里,湖南省生态环境厅驻金安村扶贫工作队共帮助村级硬化道路10余公里,新建3个安全饮水水源,彻底解决多年来困扰全村群众的出行和饮水问题;同时,立足当地山多地少,农业产业发展难的困境,扶贫工作队在村级原有合作社的基础上,积极对接社会企业,引进葡萄、猕猴桃、蓝莓等特色水果种植150亩,并建立起“产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模式,使贫困户“有业可从、有股可入、有利可获”。

金安村塘源组村民陈碧资由于从小身患“小儿麻痹症”,缺乏自主生产能力,家中半亩水田的流转费用和政府发放的低保金、残疾人补助金和就是他和母亲几乎所有的收入来源;位于山沟中的房子由于年久失修,也住得提心吊胆。用他的话说,以前还要为一日三餐发愁,小康致富想都不敢想。

陈碧资一家的生活状况在扶贫队驻村以后很快得到了改善,通过易地扶贫搬迁,2018年10月,陈碧资和母亲从山沟里搬了出来,住进位于村主干道附近的安置房中。省生态环境厅等后盾单位积极募捐,垫付新房家具及生活用品购置费用,像陈碧资这样的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不花一分钱就住进了安全又漂亮的新房子。

针对陈碧资劳动能力有限的现实情况,扶贫队推出贫困户家庭‘种养加’产业扶贫项目,支持他养起小牛。同时,通过公益岗位招聘,陈碧资还当了村里的生态环保员,协助巡山、防火和数据统计等工作开展。家里有产业、家门口就业,陈碧资现在一年收入有将近2万元,顺利成为脱贫队伍中的一员。

与陈碧资同组的村民陈柏清同样因残致贫,早年有外出务工经验的他,2013年回乡后就干起了养鸡业。由于资金少、规模小,养鸡场还一度负债经营。扶贫队驻村后,陈柏清的养鸡产业成为重点扶持对象,资金帮扶、消费扶贫、推荐参加展销会,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的洗礼,陈柏清的养鸡事业越来越红火。目前,占地20亩,规划养殖10万羽的新养殖基地已经破土动工。陈柏清说,下一步他的愿望,除了做大做强金安养鸡产业,带动更多村民致富,就是遇见另一半,争取早日脱单。

微信图片_20200510165727.jpg

健康扶贫 解放“封印”劳动力

统计数据显示,在全国范围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人口占总贫困人口的40%以上,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村家庭,一旦有人身患重大疾病,脱贫致富便遥不可及。因此,医疗扶贫也成为扶贫工作中最大的难点之一。

在金安村的贫困人口中,严重病残人员就有54人,因伤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的有23人。可以说,因病致贫是金安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省生态环境厅驻金安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刘斌看来,治好一个病人,就等于帮助一个家庭脱离苦海,有健康的身体,贫困户脱贫致富也只是时间的问题。此前在石坳村的扶贫经历,给了刘斌全力开展健康扶贫极大的信心。

对于到更好的医院看病,大部分村民都有畏难情绪,他们害怕弄不懂繁琐的就医流程,更担心付不起高昂的医药费。

“如果说重病患者是农村贫困户中的弱势群体,那么精神病患者可以说是弱势中的弱势,如果他们的病情能得到控制,生活能够自理,这个贫困家庭的劳动力就能解放出来,真正实现脱贫脱困,”在金安村的病残人员中,精神病患者有将近20人,扶贫队首先将健康扶贫工作重点集中在精神病患者身上。2017年,扶贫队在完成精神病患者入户调查后,立即联系湖南省脑科医院及平江、汨罗等地的康复医院,经过评估后,多批次组织有一定自制能力,无较大社会危害的精神病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截至目前,已经有4人基本痊愈,只需要药物维持,并在成功就业后靠个人劳动收入成功脱贫摘帽,15人症状明显改善,并可以从事一定强度的劳动。

健康扶贫,金安村重新焕发出活力。

陈要生因伤致残后瘫痪在床20余年,在扶贫队的帮助下,2018年9月,他坐上电动轮椅,到离家2公里外的村活动中心“兜风”,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身患心脏病的凌炳根,由于劳动能力受限,生活非常困难。2017年,在扶贫队的帮助下,凌炳根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并成功康复。虽然不能再干重活,但是靠养鸡,凌炳根每年就能赚两三万元,同时,生态护林员岗位,每年还有一万元补助。凌炳根坦言,虽已年过花甲,但越活越有希望。

在扶贫队的努力下,2018年初,省脑科医院在平江县的首个远程医疗点在金安村成立。自此,金安村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甲医院专家诊断服务。从因病致贫到远程医疗,对金安村村民来说,他们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扶贫铁军 八年奋战第一线

2018年底,金安村正式“摘帽”,脱贫不脱政策,刘斌依然坚守在一线驻村工作。8年驻村扶贫,3个帮扶贫困村悉数脱贫,刘斌和他带领的省生态环境厅驻村扶贫队可以称得上是一支“扶贫铁军”。

1996年湖南抗洪抢险时,还是武警长沙支队班长的刘斌,面对溃堤险情,在千钧一发之际,奋不顾身跳入溃堤缺口,用身体抵御洪水,荣获抗洪英模三等功勋章。

20多年来,刘斌将军人的血性,凝结成了处理问题各个击破、有条不紊的工作作风。

“刘队长责任心特强,全村113户贫困户,没有哪一户他不熟。”在金安村村支书陈丘林眼里,刘斌在工作中始终传承着部队里“办法总比问题多”的优良作风。

在金安村短短两年多时间,刘斌带领的扶贫工作队就交出了一份“绣花般”精细的扶贫答卷:户户通水泥路,解决出行问题;建水库,解决千人安全饮水问题;建好安置房,还给安置户配备了面积不大却很实用的菜土,照顾他们的生活习惯;设置生态护林员和生态环保员等公益岗位;为贫困户架设路灯300盏,亮化道路,打通了村民安全出行最后一公里。

由于驻村扶贫,刘斌年逾四十才诞下千金。“抱着孩子的时候,觉得我就是她的全世界。我想成为女儿的榜样,让她知道爸爸抗洪抢险时是英雄,做扶贫工作也尽心尽力,不忘初心,无怨无悔。”

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省生态环境厅还将脱贫攻坚向纵深推进。通过修订完善《关于进一步加强环保扶贫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环保生态扶贫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确保省级环保专项资金、农村环境治理、生态产业扶持等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

通过重点支持饮用水源保护、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历史遗留废渣处理、重金属及水污染防治等项目,下拨扶贫专项资金4760万元,涉及7个市州11个县(区),精准扶贫部分3520万元,行业扶贫部分1240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基本上实现了贫困县全覆盖。

找准源头挖穷根 使命担当为群众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有一支精准扶贫铁军

1326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