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对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541号建议的答复
- 索引号:430S00/2021-06001144
- 题裁分类:
- 发布机构: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 发文日期: 2021-06-25 10:05
- 主题分类:
- 主题词:
- 名称: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对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541号建议的答复
A1类
公开
对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541号建议的答复
王彬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守护东江湖一湖好水的建议》(编号:0541号)已收悉。经我厅认真研究,并汇总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的具体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技术支撑,建立健全东江湖库区环保大数据体系”的建议
东江湖是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省市均以铁腕手段推进东江湖流域保护与治理工作,2020年,东江湖头山、白廊2个国控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Ⅰ类,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功能稳步提升。目前,东江湖库区已建成投运头山、黄草羊兴大桥两处水环境自动监测站。在东江湖流域设立了20个监测点,4个自动监测站的数据已上传至信息系统平台,做到了全程跟踪监督,随时掌握东江湖流域水质动态信息。对监测数据异常项目,立即组织监测人员进行复检,并连续采样跟踪监测,将水质预警关口提前。同时,对一些重点排污企业还安装了在线监测,进行严格监管监测,保证“水缸子”安全。下一步,东江湖智慧环保管理平台项目正在推进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广泛收集污染物排放、环境质量等数据,为精准防控打下坚实基础,以进一步推进东江湖治理能力和体系的现代化建设。
二、关于“创新思维模式,着力解决面源污染对水体影响”的建议
在环东江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面,一是继续强化畜禽养殖管理。加强禁养区监督管理,巩固退养成果;加快禁养区以外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整治,强化养殖场废弃物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运营管理,推进东江湖流域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75%以上。二是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2020年,资兴市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61.34万亩,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90%以上。施用配方肥13900吨,施用面积26.9万亩。三是恢复发展绿肥生产。2020年,资兴市绿肥面积翻压面积10.12万亩,平均亩产1030公斤,比2019年可减少化肥施用量17.3吨。2020年冬种绿肥面积10.2万亩,其中稻田种植紫云英面积9.2万亩,果茶园种植肥田萝卜、茶肥一号、苕子等旱地绿肥作物1万亩。创建绿肥示范片3个,面积2000亩。四是推广普及秸秆还田。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快速腐熟还田、过腹还田等技术。全市年推广秸秆还田35万亩,秸秆还田总量8.6万吨,秸秆资源肥料化利用率达到70%,减少化肥施用量740吨。五是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大力推广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同时加强水肥同步管理,促进水肥耦合,提高肥料和水资源利用效率。2019年资兴市争取省级水肥一体化示范项目。项目2020年正式实施,项目建设地点是回龙山瑶族乡柏树村神农绿达蔬菜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蔬菜水肥一体化项目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 1184 亩(含温室大棚蔬菜 36 亩),实现水肥耦合自动控制、田间灌溉与施肥自动控制。项目建成后,全市新增喷微灌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设施1055亩;示范蔬菜作物节约灌溉水40%以上,节省化肥20%以上,省人工300元/亩以上;示范蔬菜作物增产15%以上,节本增效600元/亩以上。六是创建绿色防控示范区。2020年在资兴市蓼江镇创建了2000亩二化螟绿色防控示范区,在兴宁镇、白廊镇、三都镇创建了三个1500亩以上的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技术示范区,在滁口镇创建了1000亩茶叶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七是推进东江湖周边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2020年,资兴市落实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工作继续整合亚行贷款东江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项目,该项目是资兴市政府为保护东江湖水资源而申请的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东江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程分二期实施,一期工程在清江镇、白廊镇秀流村等四个村以及园艺场实施,实施面积29424亩。分两年(2017-2018年)实施,总投资2226万元,其中:亚行贷款1306万元,农民自筹920万元。项目推广施用配方肥面积29424亩,推广配方肥2777.2吨,推广施用商品有机肥面积29424亩,推广商品有机肥4162.12吨。推广柑桔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33926亩,采购安装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537盏,采购新型框架式喷雾器99台,悬挂粘虫黄板339万块。二期工程2019年开始实施,分2019-2020年两年实施,实施面积25955亩,实施范围是滁口镇、黄草镇、兴宁镇、东江街道和白廊镇未实施一期项目的村。项目预计投资5118.63万元,其中:亚行贷款1939.62万元,农民自筹3179.01万元。2019年实际推广配方肥1160.95吨,2020年推广配方肥1594.95吨,两年共完成推广配方肥2755.9吨。2019年实际推广生物有机肥2637.36吨,2020年推广生物有机肥3130.48吨,两年共完推广配方肥2755.9吨。2019年实际推广生物有机肥2637.36吨,2020年推广生物有机肥3130.48吨,两年共完成推广生物有机肥5768.24吨。在东江街道、滁口镇等乡镇25955亩柑橘范围内安装太阳能杀虫灯651盏,发放小实蝇诱虫板1038200张。通过项目实施,项目区每年可减少氮肥(纯量)施用量34.8吨,磷肥(纯量)施用量56.1吨,可大大缓解化肥对东江湖污染的压力。
三、关于“科学布局产业,力促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关于综合评估的建议。在实施调查评估的基础上,陆续编制了《东江湖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东江湖湿地公园保护规划》《东江湖渔业发展规划》《东江湖周边乡镇畜禽养殖规划》等保护规划;委托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编制了 《东江湖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2020-2030年)》,明确了东江湖保护具体工作目标及举措,为东江湖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下一步,将持续对企业的生产、排污和环境承载能力进行科学评估,科学调整目标规划。
(二)关于郴清公路的建议。建议所提新建郴清公路即郴州白露塘至资兴清江公路,该项目建成后全长约15公里。根据《湖南省省道网规划(修编)》(2016-2030年),该公路不属国省道,按照现行管理体制,项目建设责任主体为郴州市人民政府。考虑到项目沿线地形复杂,需设置隧道穿越五盖山森林公园,建设难度大,建设成本高,且S212厦蓉高速里田互通至清江公路已纳入湖南省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随着该项目的建成通车,郴州市与清江距离约为40公里,用时将不到一个小时,可基本满足区域近期交通量发展需求,因此,郴州市并未将郴清公路申报纳入湖南省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下一步建议郴州市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做好区域交通发展规划,认真研究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关于水产养殖的建议。一是全面抓好禁捕退捕工作。资兴市、永兴县、汝城县、安仁县、桂阳县、苏仙区等6个县市区被纳入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范畴,有1648户渔民、1648艘渔船禁捕退捕任务。目前,6个县市区渔民、渔船退捕工作已全部完成。从2021年1月1日起,郴州市实行全域禁捕。其中,4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实行永久禁捕,其他天然水域实行暂定10年的禁捕。禁捕区域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捕捞活动。二是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布局养殖场地。清理禁养区内的养殖设施,推动限养区养殖生态化改造,在适养区推广以工厂化流水养殖、高密度池塘养殖、综合立方体开发、大水面增养殖等为代表的设施渔业建设,推动渔业养殖健康发展。三是推进网箱退水上岸工作。早在2012~2015年,资兴市就启动了东江湖第一轮网箱退水上岸工作,2019年1月份开始启动东江湖第二轮网箱退水上岸工作。为积极稳妥推进东江湖网箱退水上岸工作,资兴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市委书记任顾问,市长任组长的东江湖网箱退水上岸工作领导小组(资办函〔2019〕4号文件 )。目前资兴市东江湖共清理拆除网箱172756㎡,其中原有证网箱57754㎡,原无证网箱115296㎡。四是广泛开展天然水域鱼类增殖放流活动。自2009开展天然水域鱼类增殖放流活动以来,郴州市在天然水域累计投放优质鱼苗4.23亿尾。2019-2020年,全市已累计投放鱼苗15020万尾(包括1亿粒银鱼卵),天然水域渔业资源增殖效果显著,水生态环境得到优化。下一步,将积极指导地方根据水域承载力,在规定的区域和面积内,确保水质不污染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养殖品种、规模和密度,主养滤食性鱼类,规范开展生态养殖。
四、关于“建立补偿机制,提高市场主体积极性”的建议
(一)关于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的建议。区域补偿方面,主要是建立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制度,东江湖流域“三县一市”已全部纳入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2019年省财政共安排东江湖流域“三县一市”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26098万元、安排资兴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8801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流域补偿方面,主要是加快构建省内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于2019年6月出台了《湖南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实施方案(试行)》,补偿力度和范围均大于2014年出台的《湖南省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水质水量奖罚)暂行办法》。《实施方案》出台后,省财政已预拨郴州市流域补偿资金4650万元,其中,2019年8月,省财政下达郴州市流域补偿资金3490万元,其中直接下达给东江湖流域三县一市590万元。2020年安排郴州市流域补偿资金1160万元,其中直接下达给东江湖流域三县一市155万元。水污染项目方面,按照《关于支持郴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政策措施》(湘政办发〔2019〕46号)要求,每年在东江湖流域安排不低于2000万元污染防治项目经费。2020年安排水污染防治项目资金2800万元。下一步,省级将视财力状况,进一步加大对东江湖区的转移支付支持力度。
(二)关于建立东江湖综合治理基金的建议。省财政探索多元化的投入方式,利用市场化模式,撬动社会资本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是积极参与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运作,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财政将出资10亿元认缴国家绿色基金,目前正在积极向基金推介省内的绿色发展项目。二是设立湖南省土壤污染防治基金。2020年12月,省级正式设立了湖南省土壤污染防治基金,成为全国首支注册并投入运营的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基金,主要投资有收益的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将积极引导社会各类资本投资土壤污染防治,助力我省“净土保卫战”。鉴于已设立的相关基金,省级难以再单独设立东江湖综合治理基金。郴州市可向省级推荐东江湖区的市场化运作项目,对于合适的项目,我厅将向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争取支持,或通过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基金进行支持。
(三)关于建立科学补偿机制的建议。2019年出台的《湖南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方案(试行)》,对东江湖流域进行了倾斜,依据水质水量情况进行奖补,在水质水量奖罚标准上给予东江湖流域重点倾斜,明确东江湖流域所在的耒水干流水质水量奖罚标准比照湘资沅澧“四水”干流,成为唯一比照“四水”干流标准的支流,并且源头地区的补偿标准较其他地区上浮20%。同时,如郴州市和衡阳市就耒水开展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工作,省级将参照“四水”干流标准给予奖励;东江湖流域市县之间开展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工作的,省级也将给予奖励。下一步,我们将在修订流域生态补偿政策时,认真研究代表提出的建议,在已有的倾斜政策基础上,探索完善大型湖库的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加大对东江湖流域的补偿力度。
(四)关于加大公益林补偿力度的建议。省财政不断加大生态公益林补偿力度,通过不懈努力,十八大以来的7年内我省国家级、省级公益林已经进行了6次提标,极大地助推了各地林地保护公益林的积极性。七年来,我省国有国家级、省级公益林补偿标准由2013年之前的5元/亩提高到2019年的15元/亩,提高了10元/亩;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国家级、省级公益林补偿标准由2013年之前的10元/亩提高到2019年的18元/亩,提高了8元/亩。2020年省财政安排东江湖流域“三县一市”森林效益补偿基金管护补助合计6302万元。下一步,省财政将会同省林业局积极研究政策措施,综合考虑财力水平和工作需要适时调整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同时,我们还将积极争取中央政策和资金支持,请求中央加大对我省公益林的补偿力度。
感谢您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2021年5月17日
联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 刘焱明
联系电话:0731-856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