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典型案例(13)——通道侗族自治县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时间:2021-07-06 11:18   【字体:    

编者按

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抓手。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先后命名表彰了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两山”基地,湖南省先后命名表彰了两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自2021年3月起,省生态环境厅推出“绿水青山相映美,金山银山幸福长”典型示范案例栏目,对示范创建地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先进经验予以展示推广。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通道侗族自治县

2020年10月,通道侗族自治县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通道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南边陲,怀化市最南端,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处,素有“南楚极地、北越襟喉”之称,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7.22%,素有“天然氧吧”之美誉。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整治生态环境问题。全力抓好水污染防治。国家水质自动监测站运行稳定,县溪镇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新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公厕392座,改造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3597户。县城污水日处理能力提升到2万吨,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7.5%。全面落实河长制,共设立各级河长266名,拆除7处涉水建筑,查处河道非法采砂10起。境内“一水五河”、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Ⅱ类标准。全力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对城区空气自动监测站设施进行更新升级,依法取缔黄标车156辆,新增纯电动新能源公交车55辆。以城区扬尘治理为重点,对建筑工地实行围栏作业,对裸露土地实行防护网覆盖,对渣土车实行封闭运输,对城市规划区实行禁燃。2021年1-5月,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149天,优良率98.7%。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18,排名怀化市第1名,湖南省第2名。全力抓好土壤污染防治。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治理4.21万亩。建设4个乡镇集镇垃圾中转站,新建2个乡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启动实施县城城区旧垃圾场治理工程。土壤质量状况良好,无大面积和重度土壤污染事件发生。


独岩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擦亮绿色生态名片。强化生态保护。国家级生态公益林72.16万亩、天然商品林66.02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2.2万亩,全县森林蓄积量达到1069万立方米。加强生态监管。启动森林资源监管信息平台建设,推行县乡村三级执法联动机制,近年来,查处非法占用林地案件28起、林业行政案件170起。通道侗族自治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县推进通过省级验收,皇都村获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成功创建国家文明村镇1个,省级文明村镇1个,国家森林乡村3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个。建成县、乡、村三级文明实践站所174个。


人间仙境——万佛山自然保护区

促进生态产业化,促进绿色发展。稳步发展生态农业实施生态产业“五个一”工程(一茶一药一果一菜一菌),成功创建6个“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省级示范园”, 新增油茶、茶叶、中药材、食用菌等种植面积7.2万亩,全县生态农业种养基地达到27万亩。建成怀化市第一家“怀青农场”,家庭农场已发展到91家,其中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708家,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个,注册公共品牌2个。全力发展生态旅游2020年,共接待游客48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6亿元。皇都村入选湖南省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坪坦乡入列湖南省首批十大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全面加快发展新型工业积极培育以北大未名生物制药为龙头的生态工业体系,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超过30亿元。建成220千伏汇集站,风电总装机容量达40万千瓦,预计全年发电量达6亿度,湘桂黔三省边区新型能源汇集中心和输出基地初具规模。通过发展生态经济,带动全县2000余户贫困户1万余人参与生态关联产业,贫困户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2020年3月,通道侗族自治县县脱贫摘帽,生态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让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享受到了“绿色发展”带来的福利,走出了一条“用美丽战胜贫困”的绿色发展之路。


冰雪湿地

通道县将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巩固扩大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在生态文明之路上谱写新的华章。

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典型案例(13)——通道侗族自治县

19855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