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典型案例(11)——湘阴县
编者按
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抓手。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先后命名表彰了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两山”基地,湖南省先后命名表彰了两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自2021年3月起,省生态环境厅推出“绿水青山相映美,金山银山幸福长”典型示范案例栏目,对示范创建地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先进经验予以展示推广。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
2020年10月,湘阴县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湘阴县县域总面积158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3.21万亩,水域面积超100万亩,湖洲湿地94万亩,林地面积30万亩,是湖南生态保护“一脉”“一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洞庭湖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地区。近年来,湘阴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为抓手,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成效显著,特色鲜明。
金龙镇鹅形村
湘阴县横岭湖自然保护区
多元共治,助推环境质量提升。湘阴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模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用环境治理留住绿水青山,用绿色发展赢得金山银山。近几年来,湘阴县开展“利剑行动”“清网行动”“洞庭清波”等专项行动,投入15亿元,提升洞庭湖、湘江水质和自然生态保护,建立6个野生动物监测点,扎实保护候鸟迁徙;加大自然保护地的生态修复力度,其中完成横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67253亩、洋沙湖-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560亩。2020年1-10月份,空气质量优良率100%,湘江乌龙嘴断面、洞庭湖考核断面水质整体达标。
鹤龙湖镇斗米咀油菜花
科技创新,助推绿色品牌发展。加快构建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业融合、产出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致力打造“湘阴农品”公共品牌。全县发展订单式高档优质稻17.2万亩、稻虾和稻蟹综合种养8.57万亩、特色水产养殖4.3万亩、经济作物种植30.8万亩,杨林寨乡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鹤龙湖镇获评全市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全县共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7家,创建“农字号”中国驰名商标8个、中国名牌产品1个、省著名商标33个、省名牌产品39个,“三品一标”农产品达107个,获评 “好粮油”行动计划项目国家级示范县和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
金龙镇燎原村
兴工强县、打造绿色生产。湘阴县靠近长沙,县域辽阔,湘江东岸江湖交汇,有美景美食,成为湘江新区的“新成员”。坚持强园兴工、兴工强县战略,瞄准打造“千亿园区、百亿产业、十亿企业”目标,全力推动三大主导产业和三条新兴优势产业链集聚集群发展。2018年湘阴县成功入选全省3个全国首批创新型县之一,2019年获评国家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试点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全省创新驱动发展先进县、全省落实创新引领战略等政策措施成效明显县。
湘阴县将继续坚定不移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殷殷嘱托,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