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百尺竿头思更进 生态环境谱新章
涉水而过,瞻河而行,走进湖南省南县,就仿佛置身一幅绿色生态的画卷中:一幢幢干净整洁的的农舍,一条条宽阔平整的马路,绿树成荫,水渠清澈……湘北边陲,洞庭腹地,一个宜居宜业的生态之县、绿色之县正在悄然崛起。
铁腕治污 生态强县
南县紧临长江黄金水道,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使其成为国家重要商品粮、棉、油、菜及水产品生产基地。
曾经的南县,由于采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阵痛过后,南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致力于“生态优先、绿色崛起”。
蹄疾步稳,落实整改。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南县以中央和省环保督察为契机,全面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解决了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环境问题。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南县环保整改任务共11项,南县落实整改年度任务完成率为100%;2018年,南县收到省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23件信访交办函,落实整改年度任务完成率为100%。
在落实中央、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工作中,南县立行立改,通过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响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沟渠塘坝清淤增蓄、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河湖围网养殖清理、河湖沿岸垃圾清理、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查等“五大专项行动”;推动三仙湖水库治理、黏土砖厂整治、河长制工作;全面推行农村清洁工程整体服务外包;加大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黑臭水体治理、河道采砂治理等工作力度,确保时序进度,整改到位。
扎实的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和日趋改善的生态环境质量,使南县收获了沉甸甸的成果。2018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期间,南县仅收到环境问题信访交办函7件,信访交办任务年度完成率为100%,实现了“因环境问题被立案查处零案件”的目标。
宣传造势,勠力同心。全县形成上下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县环保局紧紧依靠省、市环保部门的指导、支持,用勤、学、思的惯性做法,紧扣生态主题,力求所报信息成为领导和有关方面认可的精品力作。每年在《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中国环境报》《湖南日报》和《益阳日报》等主流媒体刊载发表新闻信息、长篇通讯、纪实、论文、环保题材散文等80至90篇,数百篇次,充分反映了南县生态环境工作动态。2017年,南县环保局被评为全国环保系统中国环境报宣教工作先进单位。
美丽乡村 风景如画
“百水绕村镇,千桥卧碧波”。南县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近年,南茅运河、三仙湖水库、湖子口哑河和五七运河等重点水域的生态修复,垸内沟渠通畅和鱼虾恢复工程的实施,回归了 “水韵南洲”的景致。
“魅力运河,一泓碧波清如许;生态长廊,两岸风光美如画。”逶迤百里的南县南茅运河是全国第二大运河,辐射5个乡镇,孕育了南县“城河相依”的城市格局。河水清澈见底,两岸林茂花繁,沿线民居白墙青瓦,房前屋后干干净净……南县投入巨资推动“南茅运河生态走廊示范区”建设通过清淤护坡、景观绿化、桥梁改造、民居“穿衣戴帽”以及周边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工程的推进,其生态旅游、航运排灌、商贸居住、产业带动等综合功能得到全面提升。
三仙湖水库流域面积33.96平方公里,涉及周边6个乡镇。由于长期粗放经营,水体受到污染,水质一度为劣V类。通过治理,2018年水质1个月Ⅴ类,3个月IV类,8个月达到Ⅲ类标准;调蓄滞洪、饮用水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逐步凸显。
从2014年开始,南县整合整县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资金1.3亿多元,以“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为主要内容,解决影响群众健康和农村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2016年12月,南县整县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通过省级验收。县环保局对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采取三格化粪池处理方式,加强重点区域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全域生活垃圾收集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招投标;新建压缩式中转站9个;新建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5套;启动了近20个村的分散农户生活污水整治工作;新增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标识标志10处。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均达到Ⅲ类标准,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无害化处理率为达100%。
绿色产业 渐成气候
“风起于青萍之末”,对于很多大事件来说,其开始的源头往往很微小,不容易引起人们注意。近年,南县从源头上、从细微处控制环境污染,严把项目审批关,成效显著。
全县先后否决了20多个污染严重的招商项目,关停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企业,成为全省目前唯一无重金属、化工、制浆造纸和苎麻脱胶等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县。
与此同时,南县把布局分散的企业向工业园区有序集中,累计投入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节能减排,开辟了“产业聚集、行业配套、企业集群、治理集中”的新路子,县经济开发区跻身省级生态工业园区。产业建设实现新突破。新引进的捷创新材、澳南鞋业、洁源环保等项目正式投产。其中捷创新材是一家专注于高分子改性新材料研究及产品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总投资规划10亿元,主要研发生产高分子复合材料;澳南鞋业项目计划投资3亿元,主要以研发制造中高档女鞋为主,产品主要出口欧洲、美国、东南亚等各国,项目落地后将大量解决我县劳动就业和显著提升我县外贸出口额度。骨干企业奋力新拓展。全国挂面第一股——克明面业获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今年建设的5万吨全自动挂面生产线年底有望投产,10万吨稻虾米加工生产线已经投产,并拟将“南洲稻虾米”打入香港市场。顺祥食品授牌“中国小龙虾养殖加工研发中心”,其“渔家姑娘”品牌获国际商标注册,产品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田野刮起“绿色”风。全县顺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形势、新要求,切实加大治污、治水、治气、造林力度,努力提升农村环境保护水平,着力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整合各类涉农资金5.91亿元、撬动社会资本3亿多元投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依托湖乡优势,利用平湖水网湿地众多的特点,大力推广“稻虾共生”生态种养模式,稻虾生态种养面积已推广至40万亩,亩平效益4100元以上。全县培育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7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有效提升了南县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生态促旅游,旅游养生态。南县依托“生态、红色、民俗”等旅游资源,全力打造罗文花海国际涂鸦艺术小镇,加快推进三仙湖水库、天星洲、舵杆洲等湿地群建设,全面打响了“洞庭生态游”品牌。通过连续两年举办国际涂鸦艺术节和环洞庭湖新能源汽车拉力赛,南县的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今年以来,全县接待游客比去年同期增长99%,旅游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97%。
湖乡新城 绽放异彩
漫步南县县城,宽敞的街道整洁干净,休闲绿地星罗棋布,庭院小区鸟语花香;公园内小桥流水,湖光水色交相辉映。给人以人在城中、城在绿中、绿在水中的感觉。优美的生态环境激发南县人“渔歌唱晚”的闲情逸致。每至夜幕降临,抖落一天忙碌的市民,踩着轻松惬意的节拍,在美轮美奂的广场翩然起舞……南洲广场、宝塔湖畔、德昌公园等地人头攒动,笑语盈盈,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和美与活力。
在城市规划中,南县紧扣生态主题,根据“城河相依”的城市格局,把地脉、水脉、绿脉和“四纵四横”城市骨架建设融为一体,不断丰富城市景观,使人文和景致相映,彰显湖乡特色,提升城市品位。南县历时3年,组织开展了县城城区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完成锅炉烟气除尘设施建设6家,原煤改烧型煤16家。投资建造县城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第三、四污水处理厂已完成设计、规划正在进行PPP项目的招投标,正在推动一中以南的污水“东水西调”工程,进入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同时,通过把排污沟渠改造为人工湿地生态沟渠,新建管道路面实现硬化、绿化、亮化,过去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老城现已改造成绿化风光带,成为了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江南芳洲、梦里水乡;中国梦、生态梦。当前,南县生态文明建设正如箭在弦上的态势,锥处囊中迫切。展望未来,南县人民必将再接再厉,开拓创新、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托起“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齐头并进”的梦想,把生态文明的种子撒向更广袤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