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水污染源锰、铅、镉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DB43/ T 969—2025)解读
- 索引号:430S00/2025-072095
- 发布机构: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 发文日期: 2025-03-05 17:32
- 名称: 湖南省《水污染源锰、铅、镉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DB43/ T 969—2025)解读
日前,省生态环境厅与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修订发布了《水污染源锰、铅、镉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DB43/T 969-2025)(以下简称《标准》),自2025年5月27日起施行。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问:《标准》修订的背景是什么?
答:2014年,湖南省首次发布《污染源排放废水锰、铅、镉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DB43/T 969-2014)(以下简称《标准2014版》),填补了地方标准在锰、铅、镉在线监测系统领域的空白,为湖南省污染源锰、铅、镉在线监测系统安装、验收、比对监测等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原标准实施期间,生态环境部先后发布、修订了《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762-2015)、《镉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763-2015)、《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Cr、NH3-N等)安装技术规范》(HJ 353-2019)、《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Cr、NH3-N等)验收技术规范》(HJ 354-2019)、《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Cr、NH3-N等)运行技术规范》(HJ 355-2019)、《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Cr、NH3-N等)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HJ 356-2019)等标准规范,对在线监测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贯彻落实法律法规有关要求,全面掌握标准实施情况,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对原标准开展了实施评估工作。根据评估结论,《标准2014版》部分内容已不适用于湖南省锰、铅、镉在线监测工作需求,亟需进行修订。
问:《标准》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标准》适用于水污染源锰、铅、镉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以及所采用的流量计、水质自动采样器、锰在线监测仪、铅在线监测仪、镉在线监测仪的安装、验收、运行和数据有效性判别。
问:与《标准2014版》相比,主要在哪些方面做了修订?
答:修订后的《标准》由十二部分组成,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系统组成、建设要求、安装要求、调试要求、联网要求、试运行要求、验收要求、运行要求、数据有效性判别。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修订:
一是完善了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要求。参照HJ 353-2019,并结合湖南省实际,完善了流量监测单元、水质自动采样单元、数据控制单元的建设要求。
二是增加了安装要求。增加了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要求并删除了系统性能要求。
三是优化和调整了调试要求。调整了部分在线监测系统的调试性能指标要求,优化完善了液位比对误差等的检测方法。
四是完善了联网要求。完善了数据控制单元在线率和现场故障模拟恢复试验等的要求。
五是优化了试运行要求。优化了运行与维护方案、试运行作业要求。
六是完善了验收要求。完善了流量计、水质自动采样器、验收报告等的验收要求。
七是细化了运行要求,增加了数据有效性判别要求。细化了运行单位及人员、参数管理及设置、采样方式及数据上报、检查维护、运行技术及质量控制、检修及故障处理、运行比对监测、档案记录等运行方面的要求。参照HJ 356-2019,增加了数据有效性判别内容。
问:《标准》实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如何?
答:《标准》的实施将进一步规范水污染源锰、铅、镉的在线监测要求,确保相关企业排污行为得到有效监管,具有良好的环境效应,满足公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
问:《标准》发布后如何实施?
答:《标准》为推荐性地方标准,于2025年2月27日发布,2025年5月27日实施。下一步,生态环境部门将做好标准宣贯工作,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地方锰、铅、镉在线监测工作的指导,强化技术交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