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柳铁路怀化至柳州段电气化改造工程(湖南省境内)
经审议,我厅拟于近日内批准《焦柳铁路怀化至柳州段电气化改造工程(湖南省境内)环境影响报告书》,现就项目环评相关情况予以公示5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向我厅来信来电进行反映。
联系地址:长沙市万家丽中路三段118号 邮编:410014
联系电话:0731-85698067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
焦柳铁路怀化至柳州段电气化改造工程(湖南省境内) |
建设地点 |
怀化市境内 |
建设单位 |
广铁(集团)公司怀化工程建设指挥部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
项目概况 |
焦柳铁路怀化至柳州段(湖南省境内)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怀化市。线路自湖南省怀化市怀化西站(不含)引出,向南经过中方县、洪江市、会同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至通道县牙屯堡站,全长182.637km。本次电气化改造工程范围为焦柳铁路怀化至柳州段(湖南省境内),单线,里程为K1200+745.45~K1383+382,线路全长182.637km。其中广铁集团管段里程为K1200+745.45~K1370+069,长169.324km;南宁局管段里程为K1370+069~K1383+382,长13.313km。工程内容主要包括:(1)对全线实施电气化改造,维持线路既有平纵断面不变;新建牵引变电所4座、接触网工区2座、综合维修基地2座。(2)对114处道口进行改造,其中,顶进涵70座/870.12横延米,人行天桥21座/9949.23顶平米,封闭道口23处,改移道路15.7km。对严重影响铁路运营的局部路基边坡坍塌、失稳及局部路肩宽度不足的病害结合电气化改造一并实施。(3)工程土石方总量为193.98万方,其中挖方总量为90.69万方,填方总量88.79万方,借方8.2万方,弃方6.3万方。其中,包括全线剥离表土9.44万方,全部用于平改立、站场及取弃土场绿化等用土。取土来自站场工程区,弃方主要产生在站场工程区及平改立工程区。路基工程区移挖作填将挖方全部利用。(4)工程永久占地主要用于电气化场所(牵引变电所、综合维修基地、接触网工区)和平改立工程等。(5)焦柳线既有线设计速度目标值普通客车120公里/小时,本次电气化改造完成后设计速度目标值不变。(6)工程总投资估算234025.83万元,环保投资估算18842.3万元,工程总工期3年。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一)沿线生态保护:1、强化穿越湿地公园范围内各路段施工环境管理,优化施工便道和施工场地的布设,尽量设置在永久占地范围内,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对钻孔作业应随钻随清,设置防护网等收集;各湿地公园等生态敏感区内禁止设置材料存放场、机械维修、预制构件加工等施工场所。 2、对路基边坡防护和站场绿化及截排水、平改立排水等进行了防护设计,落实表土剥离及回填、土地整治措施、各区域绿化防护措施以及土石方工程施工临时防护措施,做好路基边坡、变电所、网工区的绿化、取弃土场等临时用地等平整工程,美化沿线景观环境。(二)铁路交通噪声和振动防治。1、按噪声影响预测结果和“垂直线路80m、纵向沿铁路100m范围内、敏感点户数10户以上采用声屏障,10户以下采用隔声窗”的噪声防治原则,对沿线预测超标敏感点采取设置声屏障、建隔声窗等降噪措施。2、对于距离外侧轨道中心线30m内、环境振动预测值超过80分贝的建筑敏感点,采取功能置换振动防治措施。3、你单位应按《关于焦柳铁路怀化至柳州段电气化改造工程(湖南省境内)环境敏感点功能置换实施方案的承诺函》(怀化指函[2017]155号)的承诺,落实环境敏感点功能置换实施方案,防止次生环境问题发生。地方政府合理控制沿线土地利用,严格控制沿线两侧新建学校、医院及居民住宅区等噪声和振动敏感建筑物。(三)沿线地表水环境保护。1、现有22个车站生活污水按“以新带老”污染治理原则,须全部实行达标排放或就地回用:(1)黔城、会同站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隔油池处理后排入镇政府管网,驳接进入污水处理厂管网,分别进入黔城、会同污水处理厂处理;(2)中方、靖州、通道站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隔油池+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回用于车站周边绿化浇洒及路面降尘。(3)其余17个车站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就地回用。2、新建靖州变电所及综合维修基地、通道变电所及网工区污水经化粪池、隔油池预处理,再采用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回用于场区绿化或浇洒道路。3、加强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范围内施工环境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对钻孔作业应随钻随清、设置防护网等措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保护范围内禁止设置材料存放场、机械维修、预制构件加工等施工场所。4、对位于水源保护区范围的工程合同中,对施工单位提出明确的环境管理及工程环保措施要求,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和监督。(四)减缓电磁环境影响。优化牵引变电所牵引变电所布局、美化变电设施外观与场所、合理控制与敏感建筑的间距,尽量远离居民区。基站选址远离居民区、学校等敏感目标,其外观设计应与周边环境协调。运营期进行无线电视接收信号测试,预留相关补偿经费,妥善解决电磁干扰沿线无线电视接收用户信号问题。(五)大气污染防治。施工现场保持平整、清洁,施工便道及时洒水抑尘,施工运输车辆文明装载防撒漏。全线车站采暖、供水等均采用清洁能源。(六)固体废物处置管理。施工期产生的各类固体废物应分类收集、分类处置;各站区设置垃圾收集箱,由专职人员统一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生产性固体废物交物资部门回收利用;变电所产生变压器检修产生的废油、废含油棉纱,属于危险废物,应集中收集后交由有相应处理资质单位回收处理。(七)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建立公众参与平台,及时解决公众担忧的环境问题,满足公众合理的环境诉求。 |
公众参与情况 |
1、参与调查的公众中83.42%支持本工程建设,认为对改善交通状况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有利;0.76%不支持建设,认为产生噪声污染,按照环评提出的各项措施后,环境影响得到缓解。2、沿线公众对噪声、振动、电磁辐射、扬尘等环境影响关注,希望建设单位采取各项环保措施,文明施工,降低环境不利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