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一滴水“解码”洞庭湖 全省首个环境DNA实验室建成并投入使用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时间:2025-09-26 09:08   【字体:    

在洞庭湖,无需接触、不用追踪,只需取一滴水,就能捕捉江豚、鱼类和底栖动物的“生命痕迹”。这并非科幻场景,而是湖南将环境DNA技术应用于生态监测的突破性实践。

近日,湖南省首个环境DNA标准化分子实验室在岳阳市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作为技术示范单位,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洞庭湖中心”)率先运用该技术开展全省底栖动物和鱼类调查,构建起首个具备全自动环境DNA处理能力的平台,推动水生态监测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环境DNA监测通过采集水体中游离的生物DNA——如体液、脱落皮肤、排泄物等,精准识别水中存在的物种。过去依赖人工捕捞和镜检,不仅耗时耗力,数据也往往不够精确。环境DNA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生物监测手段,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和非侵入性等优势,特别适合洞庭湖这类水域广阔、水系复杂的生态系统。目前,实验室已完成全面核酸提取,首批数据成果预计将于11月出炉。

洞庭湖中心长期深耕水生态监测,此次瞄准技术前沿,投入600余万元打造水生态监测重点实验室。实验室配备2336台套仪器设备,功能分区完备,涵盖样品前处理、核酸提取、扩增成像、测序分析等专业区域。拥有全自动核酸提取仪、PCR扩增仪、高通量荧光定量PCR仪、环境DNA均质仪、全自动移液工作站等先进装置,并配备体视镜、野外藻类分析仪、浮游生物智能鉴定系统等辅助设备,为环境DNA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供坚实支撑。

目前,洞庭湖中心已连续两年在全省“一湖四水”的56个断面开展环境DNA监测,系统推进样品采集、前处理、核酸提取等环节,并加快后续扩增、建库与高通量测序工作。依托相关科研项目,该中心正深入开展洞庭湖区域水生生物多样性研究,逐步构建湖南省本地水生生物条形码数据库,为物种打造“电子身份证”,助力精准识别与监测。

环境DNA分子实验室的建成,将实现多类群水生生物的快速监测、物种数据库构建、珍稀物种与入侵物种筛查等功能,为湖南水生态监测注入新技术动能。未来,洞庭湖中心将持续强化环境DNA技术能力,优化实验流程,推动传统形态学调查与该技术深度融合,实现“1+12”的协同效应,以更科学的办法、更精准的数据,筑牢生物多样性保护屏障,用科技力量守护绿水青山。

一滴水“解码”洞庭湖 全省首个环境DNA实验室建成并投入使用

33815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