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湖南省第一批入河排污口整治典型案例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时间:2022-08-31 10:15   【字体:    

我省入河排口排查整治专项工作开展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生态环境厅党组积极调度部署,相关省直单位积极配合,相关地市、区县(市)人民政府纷纷组织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紧紧围绕改善水生态、优化水环境、确保水安全,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通过临时性、改善性和永久性措施,强力稳步推进排污口整治工作,并摸索总结出各具特色的工作模式,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借鉴意义的正面典型案例


案例一 长沙市龙王港入湘江口整治

龙王港水系位于长沙市河西主城区、湘江新区核心区域,是湘江的一级支流,全长28.9km,总汇水面积约173km。由于近年来长沙市城区面积扩大、人口增加,而配套管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管理机制不到位,导致龙王港流域排水体制不健全、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管道病害、管网错接现象严重,龙王港水质逐渐变为劣类。

    

龙王港整治前                                        龙王港整治后


岳麓区高度重视龙王港流域岳麓区段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成立了以区长为指挥长的综合治理工作指挥部(区发改局、区水利局、区住建局、区市政设施维护中心、区生态环境分局、属地街道等单位为成员单位),围绕龙王港水环境治理,梳理出住建部门的黑臭水体整治、市政部门的管网普查、水利部门的河长巡河、生态环境部门的排污口排查整治等相关工作,成立三个项目工程分部,将上述工作统一集中部署,实行统一办公、统筹调度,统一把关、统筹保障;同时优化定期调度、督查通报、绩效考核等相关工作机制,将项目治理和执法监管落实情况纳入全区绩效考核目标体系,压紧压实指挥部各办组工作责任,有序、高效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通过控源截污、雨污分流、内源治理、生态提质等系统整治,龙王港水环境明显改善。2019年雷锋水质净化厂投运及3个治污项目建成通水以后,龙王港入湘江断面连续稳定达到地表类以上;2021年,龙王港干流水质达标率100%,年均水质已稳定达到类标准。

案例二 株洲市渌口区渌湘西苑小区生活污水直排整治

渌湘西苑排污口,位于株洲市渌口区渌湘西苑小区西南角,为一生活污水池塘排口,污水曾经直排湘江。存在的环境问题包括:生活污水直排,水质超标,渌湘西苑小区内雨污未分流等情况。排污口整治面临的困难在于,渌湘西苑小区位于渌水与湘江交汇处东北角,小区内现状排水系统为合流制管道,污水随合流水及雨水一并排入湘江,且渌湘西苑小区整体地势低洼,位于京广铁路线两线之间,污水自流外排困难。

为解决该排口水质超标问题,渌口区开展了以下整治工作:对渌湘西苑小区内管网进行摸排,并根据摸排结果对小区内部进行雨污分流改造,新建雨水管,原合流管做污水管;新建一座地埋式污水提升泵站将污水抽排至现状市政污水管道。

渌湘西苑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整体于2021923日开工,渌湘西苑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包含新建雨水管504m,压力流管线680m,地埋式污水提升泵站一座,2021115日竣工并投入使用。现已实现渌湘西苑小区雨污分流,实现污水不直接排入外水环境,彻底解决渌湘西苑小区合流制污水直排湘江问题。

    

渌湘西苑雨污分流改造前                               渌湘西苑雨污分流改造后


案例三 湘潭市港口码头环境问题整治

湘潭港是湖南省重要的内河大港,分布有铁牛埠港区、易俗河港区、九华港区三大货运港区,8座货运码头,均作为港口码头类入河排污口纳入湘潭市入河排污口整治清单。同时,以金航港务、华源港口、雍和物流等为代表的港口码头存在的污水直排湘江等环境问题亦被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作为典型问题纳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内容湘潭市人民政府坚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合力攻坚,迅即全面启动港口码头环保问题阶段性工作。一减、两增、常监管为总体思路,对沿江码头排口开展整治。

一减散货库存,除地面渣,去积废水。将港区堆存的煤炭和铁矿石等全部清运,委托第三方机构完成港区积渣清理等环境改善工作。对港区内各污水池中的累积废水循环利用,经污水处理站絮凝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港区内地面冲洗和绿化洒水。

    

堆积煤渣库存现场                                            积渣清理后


二增建散货堆场,建洗车平台,控制污染。设计建立散货堆场密闭工程(钢架大棚)。提高储存能力,确保散货装卸时有效抑尘,杜绝下雨时含煤废水流入湘江情况发生;建设对点服务独立洗车平台,优化散货运输车辆行驶路线,减少带尘车辆行驶路程,有效控制车辆运输带来的散货流失污染。

    

增设库存放置的钢架大棚                  增设散货堆场出口洗车平台

三增设排水沟、接料挡板,改造废水处理站。制定雨水分区收集方案,收集后的洁净雨水排放至城市雨水排放系统。码头作业面增设导流排水沟,封堵湘江侧低洼位置围堰缺口,新建初期雨水分离井、初期雨水池,提高废水和初期雨水收集能力,根本上避免雨污水溢流湘江。同时,进一步对废水处理站进行提质改造,铺设港区至滨江路市政污水管网的废水排放管道,将地面冲洗废水、车辆清洗废水等生产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以及码头作业面初期雨水经废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回用,剩余部分入九华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外排,做到“无死角”管控所有废水。在散货船与码头间缝隙处加设接料挡板,强化抓斗维修维护,从源头减少漏料。

    

增设导流排水沟                                建成的外排污水管网

    

建成的初期雨水分离井                                     建成的雨水收集池

四监管。联合交通、水利和生态部门加强对港区码头的监管执法,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形成长效常态监督管理机制,要求港区内做到“主动学法守法、强化自查自纠、及时规范整改”进一步巩固整改工作成效。

案例四 岳阳市华容县狠抓农村生活污水控源截污

华容县共有13个长江一级排渍口,均已开展了排查溯源和采样监测。溯源结果表明,上述排渍口均属城镇雨洪排口,主要来源为雨水汇流和农田退水,部门排渍口存在居民生活废水、畜禽散养养殖废水混入现象,最终排入长江。

华容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长江入河排污口环境问题,对13个排渍口制定了“一地一策”整改措施,具体包括控源截污、生态提质、环境扩容等三项整治措施。一是控源截污,对排口周边农户污水收集,平均每户建设70-80米管网,在每个排口周边建设一座200t/d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收集处理居民生活废水、畜禽散养养殖废水;二是生态提质,在排口周边建设了人工湿地生态水处理系统;三是环境扩容,对沿河水渠3000余米进行清淤、除杂,完善水渠护坡工程,既增强了洪涝泄洪的承载量,又提升水体自净能力。通过系统整治,居民生活废水、畜禽散养养殖废水能够得到有效收集,并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及人工湿地处理,经处理后的尾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后统一排放,解决了污水直排问题,入长江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截至目前,华容县长江排渍口需综合整治13个,目前,已完成7个,剩余6个(友谊新闸、友谊电排闸、大荆湖电排闸、洪山闸、小荆湖闸、小荆湖机埠闸)整体打包成《长江华容段入江干渠水生态修复工程》,目前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预计2022年年底前完成。


岳阳市华容县东山镇塔市闸雨洪排口整治工程示范图

案例五 永州市冷水滩区文昌阁寺庙东南生活污水排污口整治

文昌阁寺庙东南约140米生活污水排污口的污水来源为下河线片区及凤凰园片区居民的生活污水

冷水滩区高度重视该排口的治理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统筹下,紧密配合永州市城市管理与综合执法局,围绕该排口的环境治理,采取了建设文昌阁分水工程截污,建设污水提升泵站一处,沿文昌阁铁路线-永州大道(文昌阁路~规划支路)敷设D500管道共2820米,將文昌阁泵站处污水抽排至永州大道与零陵北路交汇处的污水主管道,最终随竹林路D1800污水干管排至下河线污水处理厂,工程费用约1380万元。

整治结束后,文昌阁寺庙东南约140米生活污水将泵送至污水处理厂,不再直排,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

    

文昌阁排口整治前                   文昌阁排口整治后

湖南省第一批入河排污口整治典型案例

28412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