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生态之变 焕然一新——湖南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纪实(中)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时间:2021-01-07 08:50   【字体:    

  “十年禁渔”全面实行、珍稀鸟类重回洞庭湿地、废弃矿山完成生态修复……湖南“一江一湖四水”上演一幕幕生态之变。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指明方向。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再次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

  5年来,湖南坚决扛起 “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政治责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开展系统治污、生态修复,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共抓大保护”的湖南作为。


2020年5月26日,华容县东山镇,树木郁郁葱葱的长江大堤。湖南日报记者 李健 摄

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

全力守护好一江碧水

2021年1月1日0时起,湖南境内长江湖南段、洞庭湖、湘资沅澧“四水”干流等水域,全面实行“十年禁渔”。

长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然而,在过去几十年快速、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下,长江的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十年禁渔”是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关键之举。

湖南禁捕退捕任务艰巨,渔船、渔民数分列全国第2、3名,但湖南自加压力,不仅在长江干流、洞庭湖实施禁捕退捕,还将湘资沅澧“四水”干流一并纳入禁捕退捕范围。

令行禁止,动真碰硬。我省建档立卡渔船、渔民全部退出,禁捕水域基本实现“四清”,退捕渔民就业安置得到保障,打击非法捕捞和销售非法渔获物行动成效明显,为全面实行“十年禁渔”做足准备。

在长江经济带保护与发展的大棋局中,处于长江中游的湖南位置重要。长江在湘岸线163公里,全省大大小小5000多条河流汇聚湘资沅澧,“四水”入洞庭、通长江,全省96.7%的面积属于长江流域。

湖南牢记嘱托,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超常规的举措,全力守护好一江碧水。

打破“坛坛罐罐”,冲破“画地为牢”。近年来,一举取缔了长江岸线湖南段的39个砂石码头,拆除沿江小散码头泊位42个,关停渡口13道,退还长江岸线7.24公里;27个长江干流岸线利用清理整治项目全部完成;长江、洞庭湖非法采砂基本杜绝,“三无船只”不见踪影。

长江大堤外滩的滩头不再裸露、内垸的宜林地加快“补绿”,长江岸线完成造林19593亩;长江干流及湘江两岸10公里范围内,545座废弃露天矿山完成生态修复……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163公里长江岸线建成美丽风景线,三湘大地尽显浓浓绿意。

2020年11月,许达哲履新湖南省委书记后,首次市州调研就来到长江之滨、洞庭湖畔的岳阳、常德、益阳,围绕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召开座谈会。此行传递出明确信号:湖南必须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


生态修复后的宏安矿业。秦雪奎 摄


集中力量,系统治污,

长江母亲河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益阳市赫山区泥江口镇南坝村,寒冬中的宏安矿业采矿区“身披绿装”,草地青青,树木葱茏。

2018年,由于无序开采石煤导致周边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宏安矿业相继被中央环保督察组、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点名”。经过治理,宏安矿业变了模样。“山青了,空气清新了,我们晚饭后会来这里散散步、跳跳舞。”村民谢安喜说。

矿区“伤疤”变“氧吧”,竖立在山坡上的“生态环境教育警示基地”石碑,更是深刻地提醒着人们:“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行不通!

2018年、2019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的突出问题中,涉及我省的有37个。以问题为导向,根治环境沉疴,我省在全国率先制定长江经济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验收销号标准,截至2020年底,32个突出问题完成整改,其余问题有序推进。

5年来,湖南将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与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污染治理“4+1”工程、湘江保护和治理、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等标志性战役和专项行动紧密结合,聚焦重点,集中力量,系统治污。

浩浩长江不能成为污水的“归宿”。截至目前,全省县城、城市污水处理率平均达到95.92%、97.73%;县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57%。

破解“化工围江”。我省沿江岸线1公里范围内需关闭退出的30家化工生产企业已退出22家,2020年城镇人口密集区42家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任务全面完成。

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全省大型畜禽养殖场、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分别达100%、97.3%,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5.98%,化肥、农药使用量逐年递减。

杜绝船舶污染。全省2678艘400总吨以上货船、350艘符合改造条件的400总吨以下货船已全面安装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成船舶污染物收集点67个。

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全省529座尾矿库全部建立“一库一档”,47座“头顶库”病库隐患治理全部完成。

饮用水水源得到更好保护,工业园区、入河排污口进行规范管理,不达标水体越来越少……

打好长江污染防治的攻坚战,让母亲河焕发生机与活力。2020年1-11月,长江干流湖南段水质断面稳定达到Ⅱ类水质,是多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0年12月21日,沅江市南洞庭芦苇场百胜洲,工作人员将清理掉的欧美黑杨运出。生态环境改善,前来越冬的候鸟逐年增多。今年,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内候鸟达3万多只,其中包括黑鹳、白鹤等珍稀濒危物种。湖南日报记者 辜鹏博 摄


筑牢屏障,形成合力,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时下正值洞庭湖的观鸟季,在号称“洞庭之心”的益阳大通湖,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以及400余只灰雁等珍稀鸟类首次现身。

近年来,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全面加强监管与保护,清理欧美黑杨32.68万亩,修复湿地62.9万亩……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根本改善。洞庭湖越冬候鸟超过24.7万只,创近10年之最;江豚稳定栖息种群达220头,麋鹿种群164头。

湿地生态系统是水域生态系统的一部分。长江曾经“病得不轻”,要治“长江病”,不仅要通过系统治污让水质向好,还需持续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

严守生态红线,筑牢生态屏障。2020年,全省国土空间划定860个环境管控单元,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和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明确准入、限制和禁止的要求,给生态“留白”,为发展“添绿”。

以制度护航,形成长江大保护的合力。我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6个方面的53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水质水量生态补偿覆盖“一湖四水”干流和主要支流;与重庆、江西等省市协调建立跨省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深入人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路径愈加清晰。岳阳成功获批“国家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株洲获评“中国绿水青山典范城市”,长沙宁乡市、邵阳新宁县等11个县市区跻身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郴州资兴市、张家界永定区获得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金字招牌”。

推进长江大保护,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在“十四五”新起点上,湖南将保持战略定力,坚决守护好一江碧水,在推动长江经济带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描绘山水人城生态和谐的新画卷。


2020年11月13日,岳阳市屈原管理区东古湖湿地,成群结队的天鹅或在水中游弋,或在空中翱翔,蔚为壮观。周洋 摄


生态之变 焕然一新——湖南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纪实(中)

14124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