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环保和气象两部门召开环境气象预测预报工作交流会
1月23日,省环保厅与省气象局在长沙市联合召开环境气象预测预报工作交流会。会议由省站田耘副站长主持,省厅环境监测处向建福处长、省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陈源处长、省站曾欢欣书记、省气象台蔡荣辉台长,以及省站和省气象台相关业务人员共2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代表首先集体考察了黑麋峰气象雷达观测站,随后,就两部门2014年长株潭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回顾,并对2015年工作进行研讨和展望。会议气氛热烈,讨论充分,特别就如何全面提升环境气象预测预报水平、加强数据共享和业务交流、服务政府决策和民生等重点问题,达成广泛共识。
据悉,在2013年12月省环保厅、省气象局签署合作协议之后,两部门迅速进入合作快车道。2014年初,省站与省气象台两家技术单位签订了《关于开展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预报技术合作协议》,并于1月1日起联合推出长株潭空气质量预报工作。省气象台还于7月成立了内设机构—环境预报科,省站也对机构、人员进行了充实和调整,并于10月份成立了大气监测与预报中心。目前,两家单位已拥有一支由10多人组成,学历全为硕士的创新团队。
2014年的预报工作,365天不间断,没有节假日,有的只是长时间的坚守。两家单位在业务上实现优势互补,预报的经验日益丰富,预报的准确度不断提升,全年预报等级准确率达61%,在国内处于中上水平。特别是在预报会商流程方面进行了有益探讨,两方每日上午特别收集分析气象环保资料,下午联合会商,每周一定期开展一周气象污染扩散条件大会商和重污染天气精细分析,并结合业务发展的需求持续完善。一年下来,两家单位开展技术总结和评估讨论会8次,省站预报员还先后赴省气象台、监测总站、北京市监测中心、上海市监测中心等地跟班学习,形成了一定的气象条件分析能力。此外,省站投资近400万元建设大气预报会商室和多模式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初步形成了大气污染数值模拟和中长期预测预报能力,并启动了统计预报、环保-气象数据共享系统建设。在省级层面合作不断深化的基础上,还积极指导和推进长株潭三市的环保-气象合作。目前,三市都初步形成了日常空气质量预报能力。
两家合作成果丰硕。每天的联合预报信息在省公共频道、省气象局网站发布,并以短信形式按时报送省人大、省环保厅领导、省厅相关处室和长株潭三市环保局,有效服务政府领导决策。全年共编制各种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分析材料近50份,预报评估报告4份,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常规预报业务与科研并进,其中,省站承担环保部公益性行业专项1项,省环保科技项目2项,全年发表学术论文8篇,并在中国环境报发表署名文章6篇。省气象台1名同志顺利评上正研级高工和国家级首席预报员。
会议认为,环境气象预测预报作为一项全新的高端业务,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开创和探索,尤其是预报的流程需进一步探索和优化,预报的准确率和中长期预报能力待提升。2015年,省站要联合省气象台,继续深化预报业务合作,加大科学研究力度,争取实现新的突破。同时,要进一步扩大预报信息公开渠道,为政府、公众服好务,扩大预报工作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