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责任•战场——记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朱日龙同志
他于2009年作为高素质人才被引进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现为省站副总工程师,并主持分析技术中心工作。三年来,他先后被评为省站“学习标兵”和省环保厅“优秀共产党员”,两次被评为省站“感动人物”。今年6月28日,在省直机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暨创先争优表彰大会上,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并记二等功。他就是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博士生朱日龙同志。
科研就是使命
步入省站,朱日龙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是要成为监测科研的领军人物。三年来,他经常加班到深夜,带领科研团队争分夺秒努力工作,像个斗士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他主持完成了省站历年遗留的科研课题4个,新完成课题2个,目前正在承担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就有5个。尤其在氨氮分析、重金属快速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填补了我省环境监测领域的空白。他发表论文近20篇,更难得的是,历时两年对水、气、土壤各种要素的多个项目进行上万次的实验研究,撰写了《环境应急监测分析技术研究》一书,解决了全省环境应急监测的技术瓶颈,实现了现场分析的快速与精准,有力指导了全省环境监测系统应急监测工作。
工作就是责任
“工作就是责任”,一句朴实的话,道出了一名环保卫士的心声。正是凭着这种责任,无论是紧急还是重大任务,只要交给他,他都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好,深爱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
2010年,省环保厅举办全省环境监测技能竞赛,甄选优秀队员参加全国环境监测技术大比武。一个月的时间,没有比赛场地、没有仪器、没有经验,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他夜以继日、数易其稿,加班加点编制和修改竞赛实施方案。竞赛需要同型号的大型分析仪器,为此他多方打听,联系厂家免费借用仪器,为省站节约了大量经费。当时正值高温酷暑,比赛所在的体育场内热得像蒸笼,他一进去工作就是一整天,在两周内高效完成竞赛场地布置和仪器安装调试,确保竞赛的圆满举办。湖南竞赛方案和模式更是得到国家监测总站的充分肯定。进入集训阶段后,他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购买专业书籍作为选手复习资料,精心整理汇编出近两千页的试题集。他还为选手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题……在随后举行的全国大比武中,湖南队战胜诸多强手,取得团体二等奖、个人二等奖的骄人成绩,其中既有选手们的艰苦努力,更因为有许许多多像朱日龙这样的无名英雄在背后甘为人梯地默默奉献。
现场就是战场
到省站工作的第一天,朱日龙就接到了参与环境污染应急事件监测的命令,他顾不上打开行囊便投入了当天的战斗,从此他与应急监测结下了不解之缘。2011年清明假期,他正沉浸于初为人父的喜悦之中。然而,当天早晨,他接到领导电话,资江的新邵县筱溪断面水中重金属镉的浓度严重超标,直接威胁下游以资江为饮用水源的十几万冷水江市人民的饮水安全。险情就是命令,他放下出生才几天的儿子第一时间内背负现场监测仪器赶赴现场。赶到现场后,他顾不上休息和吃饭,马上在现场岸边的一艘船上架起一个简易工作台,安装好仪器,开始进行每小时一次的水质分析,一个人连续分析直到凌晨一点。凌晨六点,他又开始与同事们沿着资江沿岸一起查找肇事企业。直到下午两点,才最终查明一家化工厂是污染的罪魁祸首。三个月后,正逢儿子百日,又恰好碰上郴州武水锑污染事件,他再一次毫无怨言的奔赴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