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环保产业或将华丽转身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时间:2011-09-05 10:43   【字体:    

今年4月,环保部下发《关于环保系统进一步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8月环保部科技司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了由部分省市环保局、环保企业参加的《环保部环保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赵英民司长和王开宇处长就环保系统推动环保产业发展思路以及《指导意见》的落实作了重要讲话,省环保厅王会龙副厅长重点介绍了湖南省发展环保产业的思路和经验。会议的召开既是《指导意见》的宣传贯彻,又对如何实施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指导意见》明确了环保系统推动环保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是环境服务业,“十二五”将着重发展环境服务总包、专业化运营服务、咨询服务、工程技术服务等环境服务业,并将大力推进环境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合同环境服务等新型环境服务模式,在工业园区、城市和重点行业开展综合环境服务试点。而发展环保产业需要环保部门的强力介入,发展环境服务业是环保部门抓环保产业的抓手,走“创造需求---监管效果---模式创新”的路子这是由环保产业本身的属性决定的:环保部门严格执法,创造需求;业主部门购买工程建设服务后,环保部门需要去验收;污染方采购了运营服务后,环保部门需要执法;环保产业的这个属性也决定了环境服务业牵引装备制造业的模式的出现。

合同环境服务具体分为两种形式:一是污染企业通过合同服务,将节省的减排费用与治污企业共享;二是政府采购由环境服务商所提供的环境服务。

清华大学环保产业研究所所长傅涛博士就环保部《指导意见》进行了专门的解读,他认为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一项新的技术创新。我国自2002年以来在水和垃圾领域开展的BOT新的商业模式带来蝴蝶效应,造就了一批上市公司, BOT这种新商业模式的创新,使更多的资金可以具备平台进入环境治理的领域,而BOT模式正是合同环境服务于市政污水处理领域的标志性模式。湖南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采用BOT模式大多于2007年国家实施主要污染物减排以后,物价部门解决了生活排污收费政策才具备开展BOT的基本条件,一些已获取经验的外省企业纷纷抢摊湖南市场,至此全省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广泛开展,为政府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资金障碍。同样,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能源管理模式和市场化运作的节能新机制,在我国发展近十年的历程,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如节能效益分享型是目前湖南企业中比较常用的合同能源管理类型之一,此类型是国家《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中财政支持对象,节能改造工程前期投入由节能公司支付,客户无需投入资金,项目完成后,客户在一定的合同期内,按比例与公司分享由项目产生的节能效益。电厂脱硫问题是长期困扰政府的环境问题,“十一五”以来通过电价补贴直接采购脱硫服务的商业模式一下就激活了脱硫服务市场,湖南在这个领域已有成功尝试。

环保产业最早是做设备,其产业形态就是一个制造业,后来是以工程为主导,接着是运营的逐渐开放。由于环境问题越来越复杂,需要更加专业化的提供方式,自己不干,去采购第三方的专业服务。环保产业逐渐释放为外部化,这是逐渐发展的过程,所以环境服务业的比重是产业成熟的标准。在环保产业发展成熟的欧美发达地区,环境服务业比重通常在50%以上,而我国2008年统计为20%,湖南的比重更低。环境服务业的产生会对产业链上下游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是一个产业升级的过程,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升级的过程,必定就是产业转型的过程。目前,面对地方政府的资金匮乏,而市场资金富余的背景,市场将培育出一批综合环境服务商,政府仅对环境治理效果进行采购,综合环境服务商需要具备将融资能力、技术集成能力、运营能力、品牌建设能力多方融合,并具备一定的规模。

当然发展综合环境服务,实施合同环境服务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如责任主体的确失问题、支付体系保障问题、服务标准短缺问题、技术方案有效性问题等等,还有项目投资风险问题、采购方信用不足、收费水平不足、定价及价格调整机制不完善等。尽管存在种种困难,但环保行业经过多年探索,综合环境服务应该是大势所趋的选择。

湖南两型社会建设坚持“先行先试”,在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方面,也敢为人先。省环保厅近年来围绕发展湖南环保产业开展了大量基础工作,编制了《湖南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建立了湖南省环保产业发展协调联席会制度,积极开展调查与课题研究,建立了环保产业统计报表制度,并携手国土资源厅出台了支持环保产业发展的文件。在国家层面仍是发改委手执指导环保产业发展职责的情况下,省政府科学划定职能职责,决定由省环保厅作为牵头单位,主抓环保产业发展工作。这对环保部门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湖南的环保产业起步晚、底子薄,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如企业规模偏小,融资能力和技术竞争力不强,缺乏技术集成能力和综合环境服务能力;结构性问题突出,资源循环和综合利用类产业比重过大;市场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激发;缺乏强有力的政策体系支持,尚未形成公平竞争的环保产业市场环境,行业规范建设一直落后于产业的发展。如环境运营服务业,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服务一直缺乏明确和具体的法律、政策支持与激励措施,导致湖南的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第三方运营单位比重小且比例不协调,全省127家运营单位,取得运营资质的不到50家,其他都是自运营或来自外省,取得运营资质的类别大多是生活污水、垃圾类,工业废水、废气、脱硫除尘类比例很低,运营项目也很少,这反映了目前环境运营服务在排污企业还不成气候,整个环境服务业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这种情况下,需要环保部门加强介入,在执法、监管以及政策的配合下充分发挥服务功能,提高服务的效率,创造需求,监管效益,创新模式。

为达到以上目的,除国家层面需要解决的政策问题外,在目前情况下基层环保部门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一是科学规划,加强宣传。强化环境规划的引领作用,发挥环保法规、政策、标准在引领环保产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强化环境信息公开,在制定环境保护法规、政策、标准过程中提前预告,为环保产业的优化、调整和升级留出时间,及时将重点流域、区域环境管理重点等环境保护要求和投资向社会发布,引导环保产业提供有效的支撑;二是加强执法监管,激活和规范环保产业市场。加强环境保护设施监管,强化环保产业市场监管,从应用端有效提高我国环保技术设备、工程及服务质量水平,遏制市场不公平竞争,形成产业发展的良好有序环境。推进环境保护设施的全过程管理,在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审批、环境工程设计或治污方案审查中,加强对治污工艺参数、设备选型、环保投资等技术经济评价,强化对建设内容的审查。逐步建立环境工程建设项目监理制度,强化治理工程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理,保证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内容达到设计文件和审批要求。在环境保护验收中,从工艺技术、设施性能、环保要求、主要配套设备及材料等方面对工程设施进行符合性核查和评价,达不到设计文件和审批文件要求的不通过验收。把环境保护设施是否能连续稳定运行、有效满足环保要求纳入环境监管范畴,重点查处建而不用、时开时停等逃避监管的行为。定期开展对环境保护设施运营的绩效考核,向社会公告绩效结果,并纳入运营、特许经营资质年审复核内容。对发现多次超标或情节严重的,可开展行政代执行试点,交由具备资质的第三方专业机构运营。对环境保护设施达不到设计文件和环保要求的,要同时公布项目单位、工程设计和建设、运行单位,通过公众监督强化政府监督,推进企业诚信体系的建立。三是加强服务,推进模式创新。推进环境保护设施的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服务。在具备相对垄断性、社会资源投入较大、环境安全敏感的行业,试点实施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在工业园区、城市和重点行业开展环境保护设施社会化运营试点,逐步提高社会化运营比例。大力发展环境咨询服务业。逐步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鼓励社会监测机构提供面向政府、企业及个人的环境监测与检测服务。鼓励发展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综合环境服务业。鼓励环保企业提供系统环境解决方案和综合服务。鼓励政府、企业综合环境服务外包。在工业园区、城市和重点行业开展综合环境服务试点。积极探索合同减排服务等新型环境服务模式。鼓励企业间以联盟形式提供环境集成整体服务。

有实力的环保企业需要充分认识环境服务业升级中企业定位的重要性,在环保产业战略转型期间,只有具备融资能力、技术集成能力、运营能力和好的品牌管理能力的企业才能成长为环境综合服务提供商。综合服务商必须在投资、技术、运营、政府关系等方面,具有非常强的能力,才能拿到综合性的收益。越早看清这一点,并为此提前谋划和布局,越有可能从中建立一个强大的产业基础。

环保产业经过十多年曲折蹒跚的发展之路,现在机会已经来临,国家已将环保产业列为七大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而环境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一部分也将在 十二五产业结构调整中成为促进发展的重要内容。一篇文章有起承转合,一台剧目有开端、发展、转折与高潮,环保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即将来临,环境服务业是发展的先锋,将引领环保产业走向春天。春江水暖鸭先知,谁是那群先下水的鸭子呢?湖南的环保企业,赶快行动起来,积极拓宽资金渠道,拓展技术集成能力,创造优秀的运营业绩,打造诚信的品牌管理,掌握更多的商业和政策的信息,利用好各种有利资源,提前谋划,抢占先机。或许不久的将来,你们的事业将不仅在湖南环保市场的土壤里成长壮大,在全国环保产业蓬勃发展的江湖中风生水起,在国际环保产业竞争中也将成功崛起。

环保产业或将华丽转身

10151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