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环保卫士”提素养、强本领,衡阳市举办乡镇(街道)生态环保工作培训会
乡镇(街道)生态环保工作的重点是什么?工作人员如何提升生态环保工作的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10月20日上午,衡阳市乡镇(街道)生态环保工作培训会举行,来自全市各乡镇(街道)生态环境办公室(事务中心)负责人或环保工作负责人集中参加培训,就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知识、法律法规及工作方法等进行了深入学习。
有效提升基层乡镇(街道)的环保监管能力,是彻底解决环境管理“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举措。目前,衡阳市已经在各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生态环境办公室(事务中心)。此次培训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怎样做好乡镇(街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主要内容,旨在提升乡镇(街道)生态环保工作者的理论专业素养和环境管理的实践能力。
培训课上,衡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曹运才就“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衡阳力量”进行授课。他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及上级部署、面临形势、客观原因、努力方向五个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他指出,要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掌握国家环保政策法规,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站位。要强化实践锻炼,积极参与环保项目、环境执法、污染调查等实际工作,通过实践积累经验和提升能力。要提升专业技能,定期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专业素养。要创新工作方法,探索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环保工作方法,提高环保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
衡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鲁骥就“怎样做好乡镇(街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要求。他表示,乡镇(街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要当好执法员,依法对辖区内单位或个人执行环境保护法规的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清廉执法。当好宣传员,深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环保法律法规、环保方针、政策和环保知识,不断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当好网格员,认真落实网格化环境监管责任,全面排查辖区内各类污染源,定期巡查环境监管对象。当好信息员,提高信息收集与传递能力,与上级环保部门、地方政府和社区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反馈。当好督办员,建立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台账,根据整改方案定期跟踪督导、挂牌督办,直到验收销号。
参加培训的环保工作者们边学边记、边悟边思,收获满满。大家表示,此次培训内容丰富,收获良多,既有深刻的理论思考,又有鲜活的案例分析,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专业性和实用性,不仅增强了专业素养,也提升了在基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实战能力,学会了如何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以便更好地解决基层生态环境工作的痛点难点问题。
据介绍,今年以来,衡阳市持续加强生态环境“网格化”管理制度,按照“定人、定岗、定责”的原则,对全市每个乡镇(街道)在生态环境系统明确1名网格长和2—3名网格员,实行包片巡查,确保“守到边、沉到底、盯到点、抓到位”。同时,制定入企检查“七必查”工作流程,对生态环境问题隐患,要求各分局组织网格长(员)和乡镇(街道)环保工作负责人“半月一研判”,确保问题隐患及时发现化解,不断提升监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