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建设美丽醴陵推进生态文明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时间:2015-07-30 09:00   【字体:    

  "建设"是一个美丽的字眼,它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朴实。"生态"是一幅精彩绝伦的大美画卷,呢喃着天人合一的神韵。醴陵历史悠久、人文厚重;醴陵区位优越、设施完善;醴陵产业独特、久负盛名;醴陵全面开放、蓄势待发。醴陵人常以"四周青山环抱,一江渌水穿城"来形容醴陵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环境,醴陵青山水秀、鸟语花香,犹如人间仙境,令人向往、引以为豪。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醴陵同许多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一样,环境正遭受沉重的压力,大气、水源和土壤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或破坏,雾霾天气吸引着全社会的眼球、水资源污染严重、土壤性质改变、噪声污染等,部分地区的地下水也受到了严重威胁,近年来,因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的投诉逐年快速上升。工业企业的污染、农业面源的污染、畜禽养殖业的污染、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污染等等,这些污染所带来的危害就是慢慢吞噬醴陵的生态资源,破坏生态环境。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环境保护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开始调整发展理念。过去,环境保护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现在,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更加注重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醴陵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新创业,新醴陵,打造发展升级版,建好湖南东大门"的总目标,着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发展升级。市委周晓理书记在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工作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严守生态环保底线",做到环境保护"不欠新账,逐步偿还老账",市委首次将环境保护纳入到"底线"工作,表明了态度,明确了方向,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醴陵意义重大。

  如何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坚守"生态环保底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新醴陵。笔者认为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生态城市,首先需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应着力培育广大市民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包括生态忧患理念、生态科学理念、生态伦理理念、生态消费理念、生态责任理念等,使环境保护和建设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从点滴做起。在制定环境保护长远规划和具体的行动计划时,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广泛激发公众参与热情,努力营造人人参与,齐抓共管,使生态城市建设的愿望能够迅速转变成社会行动。

  二是坚守生态环保底线。坚持"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本",根据环境容量,合理规划布局,尊重自然生态规律,始终记住人的社会目标和为实现社会目标所发挥的社会生产力,决不能违反自然规律、更不能超越自然承载力这个底线,坚决做到环境问题"不欠新账"。杜绝"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等"三高"工业企业的引进和落户,要把环境作为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善待环境、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把生态恢复和修复作为突破口,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基本途径;优化城市的用地结构,搞好城市的用地平衡,控制高层建筑的增加,疏解建筑密度;加强绿化建设,划定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行绿色消费,强化城市物质循环。实行城乡社会、经济、生态一体化规划,优化城乡环境,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三是推行产业结构调整。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抓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保护型、循环经济型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特色农业的推广,培育优势品种,提高农业效益。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按照"不破坏资源、不污染环境、不搞重复建设"的原则,不断深化工业结构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合理开发原材料综合利用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支持各类企业参与污染治理,使环保产业成为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兴产业。大力加强老污染治理,对可以治理的老污染源进行全面治理,对治理无望实行关停。截止目前,全市共关停小造纸、小冶炼、小化工等"五小"企业80多家,有846座炉窑实施了改造或采用余热利用技术,拆除烟囱213根,全市有272家企业使用了天然气,完成180多台套废水处理系统,为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大力发展生态服务业,加快第三产业结构调整及技术创新,构建现代商贸体系、信息服务体系、技术保障体系等,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是强化环境监管执法。2015年新修订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后,要借助这股"东风",突出抓好宣传教育,推动新法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积极倡导全社会广泛参与环境保护,做到知法、敬法、守法、用法,以高压态势震慑环境违法行为。全面开展环境污染隐患大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加大明察暗访力度,依法严厉打击跑、冒、滴、漏等环境违法行为。严格责任追究,对恶意的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从严从重处罚;对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实行差别化征收排污费,向社会公开"黑名单"等手段,让违法者付出付不起的代价。敦促排污者合法经营,守法生产,切实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五是强化在保护中发展。必须坚持保护优先的方针,牢牢把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要求,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片面追求发展而忽视保护,很大程度上是以消耗资源环境为代价的,违背了发展的宗旨,发展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发展是为了人,以健康为基础的幸福才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如果不坚持环保优先,居民生存也可能受到严重挑战。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答案。在温饱尚未解决的年代,资源总量相对较多,环境容量相对较大,因此会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很多时候环境保护要让位于经济发展。而在当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的时代,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了,公众开始追求生活质量,特别是追求好的环境质量,是时候坚持保护优先了。如果不能坚持保护优先,就没有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就谈不上生活质量,更谈不上幸福。从当前来看,最低要求就是守住生态红线。这是生态安全的底线,也是公众健康的底线。一旦划定,绝不能突破。(醴陵市环境保护局陈莹)

建设美丽醴陵推进生态文明

10128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