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适应环保新形势 推进环保新作为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时间:2015-04-16 08:20   【字体:    

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机制体制改革,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国务院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环保部围绕新环保法的实施发布了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信息公开、环境应急5个部令,省政府出台了《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和相应的责任追究办法。与此同时,我市制定了建设五省边区生态中心城市和“四个怀化”的发展战略,把生态怀化建设摆上了首要位置,并将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环保部门必须主动担责,顺势而为,以积极有为的行动和成效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要大力加强环境监管执法。一是要认真落实环境执法属地管理职责。县级环保部门要认真履行执法监管属地责任,对本区域的排污单位严格执法监管。市环保局执法部门要改变工作思路,既要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执法监管,又要加强对县级环保部门执法工作的督查指导,形成严控污染隐患的市县联动机制。二是要创新执法管理。要进一步完善环境计划执法制度,针对辖区污染源分类制定执法监察计划,建立网格化监管体系,强化例行检查和不定期巡查,真正把日常监管落到实处。要加强法律钻研,对问题突出、屡查屡犯的环境违法行为,要大胆运用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等强硬执法措施。要加强与公安、法院等政法部门的协调和衔接,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引入政法力量加强对重大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三是要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和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要因地制宜地制定检查方案,重点针对各类工业园区,所有有废水、废气、废渣、核与辐射、噪音等污染物排放行为的企事业单位,阻碍环境监管执法的“土政策”清理废除情况,各类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情况,以及群众举报投诉重点案件和长期未得到根治的突出环境问题等五个方面开展大检查行动。要积极组织工业园区和企事业单位开展自查自纠,加强执法检查和调度,努力做到我们自己解决问题,尽量避免上级来督办。四是要加强建设项目环保准入把关。要着眼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既严守国家产业政策,把好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关,又积极对接、主动跟踪,为建设项目环评搞好服务,切实发挥好环保对优化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要深入推进重点领域环境整治和污染治理。一是要加强大气污染防治。要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四年行动计划落实,重点要抓好本年度确定的165个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实施,各县市区政府是责任主体,必须不折不扣按计划完成。要以改善市区大气环境质量为重点,针对城区扬尘污染突出的问题,持续开展建筑施工、道路运输等方面的扬尘污染集中整治行动,并加强城区燃煤锅炉淘汰治理和餐饮油烟整治,有步骤地推动汽车尾气污染防控和清洁能源替代工作,降低城区大气面源污染。要编制出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处置工作。二是要加强水环境污染整治。要继续加强重金属污染治理,完成中央、省里下达的16个专项资金治理项目。要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对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要健全日常监察机制,加大巡查频次;对出现的污染隐患,要立即采取专项执法和综合整治措施,确保饮用水源安全。要加强外源污染应对处置工作,对沅水干流及其支流舞水、渠水、辰水、酉水上游外源污染隐患问题,要强化入境断面水质监测,健全与上游地区的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应对处置。三是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要扎实推进靖州县整县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年内必须完成35个行政村的环境整治任务。要积极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农村规模养殖场粪便污染治理,并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和“问题村”环境整治项目申报争取工作,扩大农村环境整治覆盖面。要大力推广辰溪县开展农村环境整治的做法和成效,充分调动各县市区政府抓农村环境整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四是要加强危险废物、辐射环境管理。要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审批管理、辐射环境安全许可证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管理台帐,加强日常规范化管理和专项执法检查。

三、要全面完成“十二五”减排任务。我市SO2已完成“十二五”减排任务,COD减排已完成总任务的90%,但氨氮、氮氧化物减排任务重。一是要抓重点项目实施支撑减排任务完成。今年要实施完成重点减排项目120个,其中COD、氨氮减排项目97个,SO2、氮氧化物减排项目23个。各地务必深刻认识完成减排这一硬任务的重要性,针对下达的任务和项目,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确保任务完成。特别是市经开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必须尽快完成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在今年6月全面建成,防止因此项目未完成而被上级实施区域限批和“一票否决”。二是要加强管理促减排。要全面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对各类排污单位的排污许可管理和减排设施运行的执法管理,督促排污单位按规定达标排放。要积极协调公安交警等有关部门,把限制外地淘汰车辆转入我市的规定抓落实,启动推进黄标车淘汰工作,为氮氧化物减排提供有力支撑。三是要妥善解决城镇人口、GDP以及水泥、造纸行业产能增长等经济指标与减排要求的矛盾。市减排办、统计、发改、住建、经信等有关部门要搞好衔接和协调,对这些指标加强统筹,科学合理确定,防止因这些经济指标虚增而造成主要污染物新增量难以化解。

四、要推进“创模”和生态县市区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要在完成创建指标上有新的进展。市本级“创模”规划年内必须编制出台,并要加强工作调度和督查,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围绕“创模”指标抓创建,争取在完成“创模”指标上有新的突破。要加强对生态县市区创建的组织和指导,年内争取洪江区、中方县、芷江县三个县(区)完成创建省级生态区工作。二是要继续加强系列绿色创建。要进一步调动基层单位开展绿色创建的积极性,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和绿色学校、医院、小区、宾馆等示范单位,丰富生态创建的细胞工程。三是要完成创建全国医疗废物综合管理示范城市工作任务。重点要在督促医疗废物收集处置扩面、医院收集暂存、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安全转运和处置方面下功夫,全市乡镇以上公立医院以及城区民营医院、个体诊所医疗废物必须全部纳入集中处置,在5月份必须完成验收工作。四是要搞好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考核。对获得国家、省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支持的8个县,要认真按照标准要求,积极有效地开展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考核,并切实运用好监测考核结果,督促各地将生态补偿资金按要求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五、要加大环保改革创新。一是进一步探索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认真履行牵头单位职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探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途径。要抓紧筹建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并以此为平台,建立相应的议事机制和工作机制,切实解决在大气污染防治、污染减排、重金属污染治理、饮用水源保护、生态创建以及环境执法等方面存在的协调组织乏力、综合推进欠佳的问题。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工作。要认真抓好省政府《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和责任追究办法执行,促使部门环保责任落实。二是推进环保业务工作创新。重点是启动工业企业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从今年起,全市所有工业企业COD、SO2、氨氮、氮氧化物、铅、砷、镉七项主要污染物排污权必须实行有偿使用和交易。此外,要完成建设项目环评市场化改革,继续推进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和环境责任保险制度。

六、要进一步夯实环保基础工作。一是加强环境监测体系建设。认真落实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尽快建立覆盖县级行政区和重要环境功能区的大气、水、土壤、噪声及辐射监测网络。重点要提升环境监测执法能力,今年市区将购置一套空气自动监测站备机,在市区饮用水源地建成水质自动监测站,将市环境监测站水环境分析能力由73项提升到109项;8个获得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支持的县及洪江区,要在已建成能够监测Pm2.5空气自动监测站的基础上,根据监测考核要求和工作需要,增加空气自动监测站设点;洪江市、中方县年内必须完成现有空气自动监测站升级改造,溆浦县年内必须建成空气自动监测站并完成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各县市区必须确保从明年1月1日起按新标准正式发布Pm2.5等空气环境质量指标。二是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既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阵地和“6·5”环境日主题活动等广泛开展宣传,又要结合环保审批、环保执法、环境整治等工作实践开展宣传;既要着力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又要主动接受舆论监督,还要积极引导环保组织和环保志愿者开展环保公益活动,畅通公众监督和参与的渠道。三是加强环保规划和环保科研工作。要根据环境保护的新形势、新要求和工作实际,科学编制“十三五”环保规划,绘制环保事业发展蓝图。要加强环保科学技术研究,推广环保先进适用技术,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产业发展进步。

七、要切实加强环保队伍自身建设。一是围绕执法、监测两大重点,加强保障能力建设。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要求,尽力解决组织机构不完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缺乏、执法车辆和装备不足等问题。环保部门自身也要加强监测、执法人员的培训培养,加强现有技术装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坚决防止一方面装备不足,另一方面又有装备闲置不用的不正常现象。二是提高队伍业务能力。环保部门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带头,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开展环保法律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学习,提升队伍法制素质和专业本领。要大力加强业务培训,积极开展各种技术比武比赛,锤炼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要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业务流程,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办事效率。三是大力加强思想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要着力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继续把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加强学习、完善制度、严格管理,解决工作责任心不强、法纪观念淡薄、工作作风不实的问题,纠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现象。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坚持环保中心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同步推进,防止队伍出现不廉洁和违法违纪问题。总之,要通过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促使队伍合格履职,保障队伍职业安全。

适应环保新形势 推进环保新作为

1013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