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垣县“六板斧”劈出重金属防治新路子
今年来,花垣县积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从六个方面开展了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制定年度重金属污染防治计划。根据《花垣县重金属污染“十二五”综合防治方案》要求,制定年度计划,落实污染防治项目,制定年度减排任务,计划减少重金属排放量1250千克,并将减指标落实到相关企业。
二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国力度。针对工业污染重、能耗高、科技含量低的状况,我县提出了“工业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移,工业生产由污染型向环保型转移,工业经济由低效益向高效益转移”的新型工业化思路。重点支持高纯四氧化三锰、高性能软磁铁氧体、锰铝合金、锌基合金和铜镉渣、锰渣、铅锌尾矿综合利用等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和引进。对花垣县衡丰选矿厂、花垣县巨鑫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实施整厂淘汰关闭,花垣县锰锌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硫酸厂、三立集团1.2万吨氧化锌生产线落后产能淘汰到位,累计减少重金属排放4077千克。
三是强化政策引导。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企业开发精深产品的奖励办法,切实加大对发展新型、环保、节能型企业的协调和服务力度,着力为企业解决原材料供应、交通运输、能源保障等问题。先后协助骨干企业落实技改资金2亿多元,县财政通过“以奖代补”形式支持企业8500多万元用于治理污染,实现了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县财政每年安排工业发展引导资金350万元,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加快锰锌资源精深加工及下游产品开发,企业建立了以铅、锌、锰、镉等10多种有价金属回收利用为主的科研生产基地。
四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对涉重金属企业实施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完成了花垣县太丰冶炼有限公司、湖南三立集团、湖南振兴化工有限公司、花垣县衡民锰业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审核,下一步将对铅锌采选、电解等行业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提高清洁生产水平。
五是严格环境准入条件。提高有色金属产业初级产品加工及有色金属再生项目的准入条件。对次氧化锌生产规模小于10000吨/年、氧化锌生产规模小于8000吨/年、硫酸锌生产规模小于10000吨/年,对生产规模小于国家产业准入条件的铅、锌冶炼等项目不予审批,对符合准入条件的项目遵循区域“等量置换、资源保障”的原则,严格项目前期论证和审批。
六是着力实施重金属治理项目。重点实施涉重金属尾矿库安全环保治理、建设和完善污染防治设施,危险废物处置、污水处理、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7大项。已完成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