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环保部门如何做好环评审批工作
邵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是县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环保部门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责,让环评审批制度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作为基层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在实践中有几点感想。
一、项目审批提前服务。在项目实施前,环评审批要到位而不越位。严把项目准入关,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要提前介入,深度到位;对有制约因素的项目,尽可能想点子,上措施,避免环境风险,降低项目污染。只有坚持好服务到位,审批不越位,环评审批才能经得起现实和历史的考验,对企业和当地政府有个交代。
二、严把项目准入关。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确立环评等级。对国家明令禁止的“两高一资”企业、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市场准入条件、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选址不合理、不符合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受理和审批。
三、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为了确保环评审批工作快速推进,既要加强环保系统自下而上的沟通机制,确保省市县沟通顺畅,又要加强县级各职能部门的横向联系,充分体现环评审批作为项目审批前置条件,又能尽可能避免项目未批先建或不报批的现象。
四、搭建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力所能及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对无污染或轻污染且属于产业政策鼓励类的项目审批,建立“绿色通道”,实行无障碍行政审批服务;凡纳入绿色通道管理的项目,能简化的一律简化,提高办事效率,对确有特殊要求的项目,特事特办;对涉及重点项目的竣工验收,加大沟通协调力度,加大支持力度。(邵阳县环保局开发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