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做到“美”不胜收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时间:2014-06-19 15:18   【字体:    

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前提和基础,坚持国家连片整治、省级连片整治、村庄环境整治的“三位一体”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其目的是打造出更多的美丽乡村,笔者认为,要全面提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就必须做到“美”不胜收。

一、全面开展城乡环境同建同治,打造环境之“美”

为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县城,精心打造 “山青、水洁、地净、景美”的茶乡新古丈  今年三月中旬,古丈县就全面部署实施城乡环境同建同治工作。在规划上,重点是以县城、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S229沿线村寨、县城水源地所有村寨和旅游景区为主,其中包括县城区域11个、乡镇人民政府驻地及附近村寨16个、省道S229沿线可视范围内村寨11个、风景区及沿线村寨11个、县城古阳河上游水源村6个和其它特色村寨2个。按月组织开展对农村地表水功能区、乡镇以上河流和行政村级河流水质进行监测,对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取缔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在措施上,为确保工作的全面推进,该县采取“县级领导包乡镇,单位部门包村寨,乡村干部包小组”等形式,开展城乡结对共建行动,将县城分成47个责任区、乡镇分成53个责任区,落实包片领导、整治地段(区域)和责任单位,进一步明确部门具体职责,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加大投入力度,按照“专项资金安排一点、财政资金配套一点、部门资金支持一点、罚没资金支付一点、乡镇自筹一点”的方式,对县城按照省级卫生城市标准进行建设;对行政村以自然寨为单位,按“一人、一池、一围、二化、四篓”标准进行建设,即每寨配备一名保洁员,每寨建设一个垃圾围,每户建设一个焚烧池、配备四个垃圾回收篓,村寨过道实现硬化、屋前屋后实现绿化。县城建设一个垃圾回收站,逐步实现城乡的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该县还将组织制定统一考核标准,分级检查验收,并按月、季度对县直机关及乡镇进行检查验收,并及时通报考核评价结果,推介先进典型,年终进行总结表彰,不断推动活动深入开展。

二、着力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打造乡村之“美”

保护好农村环境,必须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在推进农村污染减排方面。要抓紧做好农村集镇生活污水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减排工作,掌握基本情况,核算减排基数,制定减排方案,率先探索建立农村污染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提高农村环境治理在污染减排方面的比重,积极拓展未来减排的空间。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方面。要着力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严格保护耕地和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实施农药化肥减施工程,着力提高化肥农药使用率,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发展理念,推广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生态健康种养生产方式,大力推进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加大对有机产业规模化、区域化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建设。保护好“米袋子”、“菜篮子”和“水缸子”安全。

三、稳步推进农村自然生态保护,守住山水之“美”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加大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强生态空间保护。按照人口资源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严格执行重要生态功能区划,控制生态空间开发强度,严守生态红线,严格生态空间管控,落实监管措施,努力形成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格局。要加强自然生态修复。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扩大森林面积,推进矿山宕口整治和修复,严格水面保护,以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机制提升我州自然生态保护水平。要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开展生物物种资源调查。推进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实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保护工程,保护好乡土物种。加强外来物种入侵的防范和控制,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四、积极创新农村环保体制机制,保持长效之“美”。

加强农村基层环保机构队伍建设,明确乡镇要有专人管事办事,行政村要有专兼职环境监督员,建立坚强的农村环保阵地。健全农村环保考核奖惩机制,明确乡镇党委、政府环保责任,进一步落实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健全农村环境基础设施长效管理制度,推动设施长效运行,充分发挥环境效益。普及农村环境宣传,推广农村实用环保技术,开展农村环境规范监测,加快推进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向农村延伸,形成环境监测、执法、宣传“三下乡”常态化机制。创新农村环境经济政策和投融资政策,探索农村环保资金多元化筹措机制,充分发挥资金规模效应和杠杆效应,推动农村环保产业发展。通过努力,力争建立农村环保“四建四有”模式:建立工作队伍,确保有人管;建立管护制度,确保有规矩;建立经费筹措制度,确保有钱用;建立考核奖惩标准,确保有效果,实现农村环境常态化、长效化管理。

作者通讯地址:古丈县环境保护局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做到“美”不胜收

1013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