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垣县探索尾矿库修复走出新路子
5月15日,在花垣县太丰矿业集团铅锌尾矿库白茫茫的尾砂上,十几个人围着几块绿油油的青草种植地,不停地指点着,交谈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这是吉首大学生态保护专家和花垣县环保局科研人员对铅锌尾矿库尾砂进行修复种植实验验收的现场。
花垣县从事铅锌浮选已有三十多年时间,产生的尾矿和废渣侵占了大量土地,全县共有75座在用和废弃铅锌尾矿库,不仅蚕食了当地有限的土地资源,同时还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压力和安全隐患。治理和消除两渣成为了当地环保部门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2010年,花垣县环保局联合吉首大学,对铅锌尾矿绿化修复进行研究,他们选取花垣县太丰矿业集团铅锌尾矿库为试点,分别添加正常土、生活垃圾、酒糟、药渣、菌糠5种改良剂,混合种植野菊、黑麦草、紫花苜蓿等不同品种的植物。经过多次实验得出检测数据表明:添加正常土和生活垃圾的处理对重金属有效态含量没有明显差异;添加酒糟、药渣、菌康改良剂的处理重金属有效态含量明显降低。经过添加改良剂植草后,植物长势茂盛,可以稳固尾砂,吸收有害物质,改善尾矿基质的理化结构,缓和重金属毒性,有利植物的生根和生长,从而在源头上有效控制重金属污染,达到治理尾矿库的目的。
该项技术实验成功后,将在花垣县铅锌尾矿库进行植被种植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