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打一场治理工业污染的持久战
"喝上干净水,呼吸新鲜空气",本来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但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污染"也随之降临,并不断侵蚀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这个基本条件竟然成了大多数人难以实现的愿望。
株洲是建国初期确立的八大工业基地之一。一批重化工冶炼企业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株洲留下了重金属污染的沉重历史包袱,让我们的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工业废水的排放成了破坏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我们的母亲河--湘江,首当其冲受到严重危害,380万株洲人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受到严重威胁。
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彻底甩掉环境污染的帽子,必须以超常规的战略勇气和历史担当,切实将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落实到位。建设两型社会,让株洲从工业城市蜕变成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必须要打一场治理工业污染的持久攻坚战,堵住工业污染排放源头。
一方面重新布局产业规划,建设轨道科技城、航空城、汽车城、服饰城和有色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中药现代化和健康食品产业基地;另一方面,严格规范工业排放标准,关停五小企业,责令现有企业限期整改,严禁不达标新项目上马,加强执法力度等等。
当然,在这场战役中,政府主导是一方面,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让我们欣喜的是,近年来,公众对环境保护越来越关注,民间环保组织也愈发壮大。我们相信,汇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株洲一定能华丽转身,实现"江水清、两岸绿、城乡美"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