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株洲市积极探索城市备用水源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时间:2014-05-22 10:45   【字体:    

作为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湘江流域保护和治理,事关株洲市380万人口的饮用水安全。供水水源单一,难以保证湘江沿线城镇饮水安全。

株洲市生活的饮用水取自湘江,生产、生活产生的废水,最终也排进湘江。饮用水源保护现状堪忧,特别是长沙综合杭电枢纽正式蓄水后,湘江干流长株潭河段将变成一个"大水缸",江水自净能力大幅削弱,增加了水生态环境隐患。

同时,由于长株潭3市呈品字形布局,湘江干流长株潭河段所承纳的污染物排放量,远远大于该河段的纳污能力,导致部分河段水功能区难以达标。

在长株潭130公里河段内,共有13个水功能区,平均每个水功能区河长不足10公里,最小的水功能区河长仅1公里。纳污河段与饮用水取水河段短距离相互交错。部分排污口下游不远处,就是城市饮用水取水口。

湘江的污染问题,根源在岸上。围绕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堵住湘江污染源头的多个措施正在株洲市同时展开。成立重金属污染和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委员会,大力开展湘江水污染整治工作,并将湘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完善饮用水水源风险源管理,制定了五县市饮用水水源应急体系;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投资300万元完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牌设置,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管理;拆除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砂石厂,集中取缔非法淘金船舶和餐饮船,城区段实现全线禁采,砂厂全部关停。

同时,依法拆除关闭饮用水水源一级、二级保护区的排污口以及与供水设施、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白石港水质净化中心、龙泉污水处理厂三期等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正快速推进。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人口规模达到50万以上的城市,必须储备现有用水量的30%作为第二水源。株洲市亟待寻找第二水源。饮水安全,一是水量要足,二是水质要好。在湘江难以保证沿线城镇饮水安全的情况下,有必要寻找、开发第二水源,这也是提高城市供水保障水平、应对突发性水安全事故的必要措施。

株洲市洮水水库和酒埠江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二类水质标准,且水量丰富,具备成为第二水源地的基础条件。

株洲市积极探索城市备用水源

10133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