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找途径,多管齐下保投入永兴县多措并举化解农村环境整治项目资金保障难题
农村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面多,资金投入需求量大。为解决资金难题,永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对项目的资金支持,不拘一格找途径,多管齐下保投入,集中力量优先保障农村环境整治资金供给。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2010年永兴县开始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试点,项目涉及3个乡镇5个村,项目投资696.5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补助资金357万元、省财政专项补助资金143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181万元。2011年该县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后续项目涉及4个乡镇7个村,项目投资429.785万元其中省级财政农村环保专项资金补助300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129.67万元。2012年以来,该县继续加大资金拨付力度,为全县每村安排3-5万元的日常清扫保洁工作经费;对S212沿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县乡按1:1比例投入资金,县财政投入不超过100万元/村,集镇区所在地投入改造经费不少于1000万元;对S212沿线以外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每个村预算投入30万元;对“一线”、“两镇”、“三村”( S212沿线村庄、湘阴渡镇集镇和便江镇碧塘集镇以及堡口、松柏、铜角3个重点村)投入项目建设资金1.4亿元,打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带。
二、采用灵活的工程承包方式。为缓解项目建设资金集中支付的压力,永兴县将项目切分成两部分公开招标。由湖南领御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负责项目中饮用水水源保护、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三个方面的工程内容,以BT模式投资建设,验收合格后由政府分期回购。2013年以来,湖南领御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垫资12000多万元,完成了81个村的连片整治项目建设。修缮农村雨水边沟和自然沟渠约46千米,沟盖板31700块。安装水井围栏2600米,设置项目标志牌100块,饮用水源保护区界标212处,交通警示牌、宣传牌共600块,分散饮用水水源地取水点保护标志380张,完成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工程72处。建设各种规模的生活污水净化系统728套,污水处理池容量达21090立方米,人工湿地面积 29480平方米,铺设污水收集管网约66万米,收集户数约42780户。
由瑞纽博能源有限公司负责生活垃圾收集处置方面的项目实施,采取BOT模式建设,公司投入2亿元资金建设村级收集站、乡镇中转站和县级集中处理中心,并对生活垃圾进行源头分类捡拣,回收有价垃圾实行资源利用,厨余垃圾进行厌氧发酵发电,县财政支付每吨垃圾处理费用148元,公司即可实现保本微利运行。据测算,整个系统运行后,该县每年只需投入2000余万元,即可对全县所有村(居委会)的垃圾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2013年,瑞纽博能源公司已全面启动了S212线沿线27个行政村的垃圾分类、转运系统,建设垃圾中转站8个,布置垃圾采集点283个。
三、整合相关涉农资金。永兴县将有关的涉农资金(如能源、水利、新农村建设、卫生整治等方面资金)整合为新农村建设发展资金,集中力量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县直各单位与有关村结对子帮扶,规定每年为帮扶村新农村建设解决资金不少于5万元。仅2013年一年该县整合各类项目资金2800余万元,县直单位对口支援帮扶资金146万元,各乡镇通过企业帮扶、社会捐助等多种渠道自筹资金924.3万元,为全县农户采购配送垃圾桶60万个、堆沤池11万个,建设不可回收垃圾池2736个、简易垃圾堆放场162个,做到户有垃圾桶、组有垃圾池、乡(镇)有垃圾运输车和处理场以及垃圾小斗车、割草机等环卫设施。
四、全面动员,全民参与。项目建设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提高了广大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主动义务投劳帮助项目建设。据统计,每村义务投劳平均达500个左右、节约建设资金近10万元。部分村为推动本村垃圾清扫工作的正常运转,以乡规民约的形式规定定时、定点存放生活垃圾,极大地减少了垃圾清扫的工程量和成本。
五、积极主动,争取上级支持。永兴县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在顺应群众之所需和新形势发展要求的条件下,制定了全县整体推进的工作部署。在上级专项资金没有落实的情况下,以超常规的思维和方法促进项目开工建设,以实际行动和效果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对本项目建设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