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环保局直面市民最关心的问题
一段时间以来,常德市空气环境质量不尽人意,优良率天数较少,一直为公众和媒体所质疑。2月27日下午,常德市电视台新闻频道记者针对这一热点话题走访了常德市环境监测站。
“我今天收集了老百姓最为关心的三个问题,一是目前执行新的大气环境检测标准较之老标准的区别?二是常德市的大气环境在全省所处形势?造成原因?自身原因?三是防治大气污染,环保部门怎么做?老百姓怎么做?”记者与常德市环保局副局长丁指南、常德市环境监测站站长许平一见面,就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
在听了记者直截了当的提问后,许平站长针对大气环境监测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解答。现行《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2012)是国家环保部、质监总局于2012年12月29日颁发的,总体上讲,新标准监测指标增加了,执行的标准更严格了。目前,常德市已建成运行的5个空气自动站全部执行新的空气质量指标(GB3095-2012),按质量指数AQI评价,对照老的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按污染指数API评价相比,新标准更加严格,一是评价指标除原来PM10、NO2、SO2三项外,还增加了PM2.5、CO和O3;二是标准限值某种意义上更低,如:对PM10:0.14mg/m3这一日均浓度值用新老标准分指数进行评价,结论完全不同。用老标准PM10评价,未超过二级标准限值0.15mg/m3,API:54.5空气质量为良;用新标准PM2.5来评价,PM10:0.14mg/m3这一浓度值所对应的PM2.5浓度值约为0.12mg/m3,是超过PM2.5二级标准限值0.075mg/m3,AQI:157,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
目前,全省只有包括常德在内的6个城市自2014年1月1日起,执行新标准,实时发布PM2.5等污染物监测数据。
在谈及影响常德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时,副局长丁指南介绍说,主要因素来自三方面:一是受气象条件以及空气输移的影响;二是当地工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以及扬尘、油烟等叠加影响;三是受当地的地形条件影响。此外城区周边矿山的开采和市民的生产生活排污对大气污染的作用都不容小觑。据初步统计,目前,常德市城区大气保护圈内(高速环线以内)有89台共计356蒸吨的燃煤锅炉,每年要燃煤50万吨,再加上机动车尾气,造成本市大气环境现状。
谈到如何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市政府以及环保部门有哪些举措时,副局长丁指南介绍说,全市的环保工作大会于26号刚结束,会议明确“饮水安全”和“大气污染防治”是2014年全市的环保工作两条主线。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主要采取“一方案、三关闭、三配套、五强化”的措施。一方案:扩大城市大气环境保护圈范围。该市城市大气环境保护圈将由原来的300平方公里扩大至620平公里。二是“三关闭”。三关闭:一是关闭大气保护圈内燃煤锅炉,对大气保护圈内燃煤锅炉采取关闭或“煤改气”等方式,实行强制关停淘汰;二是关闭大气保护圈内及周边粘土砖瓦厂和非煤矿山;三是关闭落后产能企业和生产线。三配套:一是餐饮行业配套油烟治污设施;二是大型燃煤锅炉配套治污设施;三是加油站配套尤其回收治理设施。五强化:一是强化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目前该市机动车尾气检测站已建成,将对全市所有机动车辆实施强制性环保定期检测,分期对“黄标车”实行限行直至淘汰;二是强化建筑施工扬尘及道路、渣土、矿山、运输污染监管;三是强化社会生活扬尘污染监管;四是强化宣传教育及城市绿化;五是强化大气污染监测监察及应急能力建设。
“污染易,治理难,环保部门会主动作为,循序渐进的治理大气污染。我呼吁各位市民朋友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绿色出行,使用清洁燃料,不乱扔乱丢,私自焚烧垃圾,来促进环境的良性循环。”丁指南发出倡议。
随后,记者实地采访了位于该市环境监测站的空气自动监测站,“你看,下一场雨,悬浮在空气中的PM2.5就降落在地上,空气质量明显提升”,许平站长对记者说到。当天下午16时整,PM2.5自动监测仪上显示该市PM2.5为39um/m3,接近优良。记者的镜头记录了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