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时间:2013-12-24 16:23 【字体:大 中 小】
12月21日至22日,我们一行4人(向建福、陈光炎、曾欢欣、黄东勤)代表省环保厅,会同娄底市环保局、娄底市环境监测站对涟源市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进行验收,监测标准化建设这项工作列入湖南省十大环保工程、也是各地绩效考核内容之一、还列入了湘江流域治理工程,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通过看现场、查资料,涟源市环境监测站成立于1980年,历史悠久,吴晓农站长1982年至今一直在涟源环境监测站工作,可以说与涟源站一同成长。最近几年来,整个我们的环境监测工作发展相对滞后,所以国家和省环保部门大力推动标准化建设工作。涟源市环境监测站变化明显,步伐很快,各级各部门非常重视,对照国家建设标准做了大量工作,也解决了系列问题。省厅解决了100余万元建设资金,地方财政相继投入了300余万元,标准化建设富有成效,我们赞同涟源市环境监测站通过验收,专家组打分实事求是,真实可信,同时我代表省厅对你们的工作表示肯定和感谢。 虽然涟源站对照国家中部地区三级站建设标准已达标,但我们离东部地区还有很大差距,跟省内先进县市站也有一定距离,标准化建设达标只是起点,监测站建设是一项发展的工作,是一项无止境的工作,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总结方方面面,分析问题,认真整改,使监测工作更上新台阶。涟源市经济发展较快,是我省重金属治理区,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监测任务也越来越繁重,我们一定要未雨绸缪。为适用发展的需要,环境监测也会日趋重要,我提三个建议: 一是充分发挥仪器设备优势,切实完成好各项监测任务。我们一流的装备,一流的实验室,不能闲置,应积极拓展监测能力,新开分析项目。对汇源煤气、华润电力等单位要自主参与,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监测任务,主动拓展监测项目与领域,想方设法具备相应能力。随着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考评工作的推进,我省将逐步放开监测市场,鼓励社会监测机构的参与,现有环境监测的体制机制应相应改变,环境监测应独立、放开,推行政府服务。空气自动站日常运行维护应管理好,保证数据准确,应有专人管理,并钻研业务,不能任由厂商唬弄,对监测数据应深入研究,找出变化与发展规律,并广泛宣传运用,通过相关媒体向社会公开,目前长株潭已先行。空气自动站可以作为环保保护的教育基地,让广大青少年普及环保知识,同时我们要分析大气环境的变化情况,针对性的提出意见,明确主抓方向,明确主要污染物到底是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还是细颗粒物,是建筑扬尘还是汽车尾气,为政府决策做好参谋。 二是监测队伍的管理多花心思。请上级多关心支持,人员要到位,18个精兵强将会发挥巨大的动能,避免串岗现象。人员结构进一步改善,来的人要管用,年龄轻、学历高、学环保专业的人适应更快,一流的设备没有一流的人才管理不好,多引用专业人才。持证上岗工作要重视,1人不能持证超过10项,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要相应跟上,省、地市要大力支持,每年有系统培训计划,3至5年有规划,监测站要重视人才,并使其发挥作用,监测站要系统培养骨干强手。 三是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设备维护、质控措施、数据平台、日常每一项工作都要完善。随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应用,环境监测非常关键,很多企业经不起查、经不起测,我们如果查不清、测不准,后续措施跟不上,那么《解释》中“严重污染环境的范围和认定标准”及“严重污染环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就落不到实处。从布点、采样、运输、分析、数据综合程序是否规范,到监测结果能否得到省厅认可,一系列工作对数据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总之,涟源市环境监测站条件一流,要在娄底市乃至湖南省力争成为一流的监测站,你们多琢磨,多汇报,使监测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