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华南督查中心综合督查组总结六点成效,提出六个问题和六条整改要求,圆满完成对株洲市的环保综合督查工作
11月12日,环保部华南督查中心组织召开了株洲环保综合督查反馈分析会。华南督查中心袁道凌副主任、韩保新副主任及综合督查组部分成员,湖南省环境保护厅王会龙副厅长、姚斌总工程师及有关同志,株洲市何剑波副市长以及株洲市环保、发改、财政、住建、国土、农业、工商等市直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各县(区)政府分管领导,市环保局和各县(市、区)环保局有关领导等参加了会议。
环保部华南督查中心在株洲市试点开展综合督查是从2013年5月8日正式开始,这是环保部首次试点对地方开展环保综合督查。经过6个多月对株洲派驻干部、座谈研讨、工作调查、资料调阅、现场督查、综合分析等督查方式,重点对地方政府执行各项环保法律法规政策情况,政府履职中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情况,环保部门参与政府宏观决策的情况,当地环境质量及群众环境权益保障情况,区域企事业单位环境监管情况,地方环保能力建设情况等六个方面开展了环保综合督查,全面掌握了株洲市环境保护整体工作情况。
在反馈意见分析会上,韩保新副主任代表督查组就株洲市环保综合督查情况进行了反馈分析。他认为,株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抓手,努力推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各级环保部门强化监督、严格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环境整治,推进污染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安,取得了十分瞩目的成绩。一是环保机制不断创新。在环境管理、工作和监督机制上,株洲市做了深入探索和积极实践,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环保机制;二是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发挥。株洲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坚持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坚持以污染减排倒逼产业升级,坚持以联防联治促进环境改善,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三是污染减排成效明显。株洲将其作为改善环境质量,落实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多管齐下的减排措施有力促进了株洲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四是污染治理扎实推进。全面启动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治理、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实现了工业废水集中深度处理,终结了含重金属废水直排湘江的历史,积极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有效降低了污染排放水平;五是农村环保有声有色。实施了了“四清三基二统一化”的整治工作,着力改善农村生活、生产、生态环境,构建“完美宜居”的新农村;六是能力建设大幅提升。投资3000万元建设数字环保系统,对排污企业污染治理和污染物排放施行了全过程监控,市区7套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设备全天候监测,实时监测数据在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发布。同时,他指出,由于株洲是个老工业基地,环保历史欠账太多,现在又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的环境问题依然十分复杂,也存在一些主要问题:一是发展与保护的矛盾突出,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情况在一些区县和领域依然存在;二是历史遗留问题突出,企业环境风险意识差,环境安全隐患较大;三是重金属污染影响凸显,治理任务异常艰巨;四是流域污染治理和安全保障措施不到位,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不容乐观;五是认识不足和保障不够,大气污染防治举步维艰;六是企业环保意识薄弱和地方保护主义并存,重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难以查处到位。
袁道凌副主任在会上也充分肯定了株洲环境保护取得的显著成效,他认为株洲市委、市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各项工作抓得很准、很紧、很实,富有成效。针对存在的问题,他要求:一是要切实强化党政“一把手”环保责任意识。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必须树立牢固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要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坚决杜绝先污染后治理、先浪费后节约、“吃子孙饭”的短期行为和现象,只有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二是要积极探索建立更加科学的政绩考评体系。建议株洲探索研究和建立统一、科学的地方环境管理考核制度以及政绩评价体系,并将其纳入地方政府的考核评价中,作为领导干部奖惩的重要依据,给领导干部施加压力和动力,引导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进一步明确环保责任,履行环保职责,促进地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的落实;三是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各级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绿色发展理念。要防止政府环保综合决策偏离于社会经济发展内涵,防止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要杜绝出台环境保护让步于经济发展的土政策、土规定,要纠正“设置宁静日”、“检查备案制度”、“降低环评审批权限”等违反国家环保法律法规、严重干扰环境监管和环境执法的错误做法;四是要切实落实好各项环境保护规划的有效实施。近年,中央、省、市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规划,这些规划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了发展目标,提出了重点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强化了生态文明理念,突出了两型社会发展模式,强调了重金属污染治理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如果实施好、落实好规划,各项环境保护目标、任务一定能完成,环境质量将大大改善,环境保护工作也将更上新台阶;五是要着力解决好当前环保面临的难点问题。清水塘地区污染防治成为株洲市当前环境保护管理的焦点、重点和难点。株洲市既要着眼长远,又要立足当下,毫不松懈的强化现有企业的污染治理措施,加强环境监管,努力消除环境隐患,确保企业排污不影响环境质量、群众健康和社会稳定。同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餐饮油烟污染、重金属污染、废气污染、卫生防护距离搬迁等问题,组织相关部门尽快妥善解决处理;六是要切实加强环境监管确保环境安全。全市环保部门应继续加大对环境违法企业的打击力度,敦促各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执行到位。要经常的组织全面检查,保持长期高压状态,消除污染隐患,确保全市生态环境。株洲市委、市政府要做好环保部门的坚强后盾和有力推手,不干预行政执法,不搞地方保护。只有党委政府下狠心、出重拳,环保才能上台阶,升级版的株洲梦才有可能实现。
湖南省环保厅王会龙副厅长表示,环保部华南督查中心经过6各月对株洲市开展环保综合督查的试点工作,卓有成效,反馈的综合督查意见很有份量、很有价值、很有水平。表现在:一是环保综合督查的“点”选得好。株洲作为国家“一五”“二五”期间建立的老工业基地,环保工作开展的早,工作基础好,环保队伍也较健全,在全国地级市的环保工作具有代表性。二是督查方案的设置、顶层设计好。综合督查的6各方面内容、5种督查方式及每个阶段任务的安排都很有创意、很有新意;三是华南督查中心工作人员的水平高,站得高、看得远、有水平。整个试点工作体现了创新精神,实现了四个方面的转变,即:由过去就事论事的督查转变为综合、全面的督查;由对环境违法行为督查转变为环保行为的督查;由单个违法行为发生的原因分析转变为对决策行为的源头分析;由被动的“救火”督查转变为主动找“火源”的督查。四是“病因”找得准,找得实。督察中心的反馈意见问题点得很透,写得很实,没有空话套话。五是“处方”开得好。督查中心的5点整改意见和建议指明了下一步整改的方向,建议株洲对提出的问题要照单全收,积极落实整改措施,省环保厅将大力支持株洲市整改、解决问题。希望华南督察中心继续支持、帮助、督导株洲以及整个湖南的环保工作。
株洲市政府何剑波副市长表示,非常感谢环保部华南督查中心对株洲环保工作的支持和指导。这次华南督查中心将全国环保综合督查试点首选在株洲,就是对株洲环保工作的帮助、支持和推进。体现了环保部华南督查中心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落到了实处、落到了基层、落到了群众,是落实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一个创新的、卓有成效的举措。 6个月的紧张工作,督察中心工作人员表现出高度的工作责任心、精湛的业务水平和吃苦耐劳的良好工作作风,使得环保综合督查工作抓得准、抓得实,抓出了成效,对株洲市的环保工作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一是帮助株洲提高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环保工作人员以及企业的环保意识,提高了对国家环保法律、政策的认识水平;二是帮助株洲完善了环保基本性的工作。目前株洲各级党政领导、各部门已经形成共识,都认识到,环境保护工作不是环保部门一家的事,而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各个部门齐抓共管的事。三是帮助株洲完善了环保监督、整治的工作机制;四是帮助株洲发现了一些环保问题,找出了不足,促使解决了一些环保问题;更重要的是使我们对环保标准和要求有了新的、更高的认识和要求。下一步,株洲市将以此次环保部华南督查中心对株洲环保综合督查的反馈意见为起点和契机,进一步提高认识,落实责任;举一反三,全面整改;巩固督查成效,建立长效机制;要做到所有环保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发现,对发现的问题要第一时间交办到整改的责任单位和相关企业,并实施全过程监督,整改完成后才能 “销号”;对环保执法要进一步严格要求,建立行之有效的奖罚机制,促进环保监督、执法水平的提高;要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全面达标。
2013年11月12日,环保部华南督查中心组织召开株洲环保综合督查意见反馈分析会,华南督查中心袁道凌副主任、韩保新副主任及综合督查组部分成员,湖南省环境保护厅王会龙副厅长、姚斌总工程师等参加了会议。
华南督查中心袁道凌副主任支持会议并提出整改要求
华南督查中心韩保新副主任代表督查组就株洲市环保综合督查情况进行了反馈分析
湖南省环保厅王会龙副厅长在会上发言
株洲市政府何剑波副市长作了表态发言
株洲市环保、发改、财政、住建、国土、农业、工商等市直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各县(区)政府分管领导,市环保局和各县(市、区)环保局有关领导等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