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民族贫困地区焚烧秸杆常态化导致的环境问题亟待引起重视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时间:2013-10-28 15:18   【字体:    

现已步入深秋季节,农作物收割工作已基本结束,冬种工作拉开帷幕,焚烧秸杆工作成为常态,农耕科技相对落后的民族贫困地区尤为突出,伴随秸杆焚烧而来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危害不可低估,突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是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相当于日均浓度的五级水平。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

二是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秸秆焚烧,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尤其是在村庄附近,一旦引发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 

三是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在农田焚烧稻草秆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会使土壤的自然肥力和保水性能大大下降,土壤水分损失65%—80%。

面对当前农村非常普遍的秸秆焚烧现象,究其原因有四:一是当前农村收割后的秸秆作为庄稼的“垃圾”,没有更好的处理办法,而民族贫困地区落后现状导致秸杆的工业利用水平不高,科学转化率极低,由于民族贫困地区农村覆盖率大,政府的政策性引导和扶持等施政能力十分有限,再加上:现在秸秆的利用效率和利用价值相对较低,一般都是采取烧掉还田的方式。二是行政手段力度不够,农业和环保职能部门职责不清,管理不到位。三是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的严厉约束。四是大部分农民对焚烧秸秆的危害性认识还不够。

面对秸秆焚烧污染农村环境现状,建议采取三大措施加以逐步解决:一是尽快制定地方条例,严禁焚烧秸杆。就像对城市禁放烟花爆竹一样对农村实行禁焚,同时明确界定政府管理部门,避免部门之间相互推诿。二是加强秸杆还田作业的服务体系建设。应将秸杆还田作业列入农村的考核指标,在财政方面予以适当补贴。三是制定稻麦等秸杆工业利用的引导和扶持政策,比如从税收优惠到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扶持。

民族贫困地区焚烧秸杆常态化导致的环境问题亟待引起重视

1013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