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县强力推进冶炼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项目
2012年,我县对县域内的14家规模不等的冶炼企业进行产业调整优化升级,除了对规模以上企业予以保留升级外,其余10家全部予以关停取缔,关停后整合成2-3家冶炼企业进入灵官、龙海冶炼集聚区内集中发展。为了推进项目建设,我县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多部门联合,确保项目如期如质完成:
(一)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实行取缔关闭。对县平背矿冶厂、马玉成冶炼等2家涉铅企业予以取缔,对其烧结锅生产、管道、烟囱、厂房等进行了彻底地拆除,生产场地全部整平;对分散在园区外的县兴安冶炼厂等8家企业实行主要设备和设施拆除,我县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专门成立了联合执法大队,由分管副县长亲自抓,组织县综合执法大队,对关闭的8家冶炼企业进行断电、断水,对取缔的企业吊销其营业执照等证照,并要求于2011-2012年2年间全部彻底关闭到位。严厉整治非法生产行为。我县积极开展“百日安全大检查”、“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等专项行动,加大对违法企业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多次组织联合执法检查,进行高压打击,严防死灰复燃。
(二)实行企业重组整合,形成集聚效应。按照省市环保部门的批复意见,我县以龙海、灵官2个冶炼集聚区为依托,对关闭的10家冶炼企业进行重组整合,延伸产业链条,从附加值低的生产环节,向下游产品深加工的环节延伸,提高科含量和产品质量,降低资源消耗。为了引导企业有序持续发展,我县及时启动《安仁县社会与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环评工作,制定《安仁县冶炼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项目实施方案》,对我县冶炼企业发展和布局进行了重新规划。
(三)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对14家企业中保留的4家规模以上冶炼企业安仁县永昌永乐贵金属有限公司、安仁县永盛铋业有限公司、安仁县湘达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安仁县通鑫有色金属有限公司4家铅锌冶炼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提升产能,发展精深加工产品,改进工艺,实施清洁生产。
(四)加强资金配套,全面推进项目建设。我县整合部门的项目资金,经信部门的670万元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与重金属污染治理500万元的专项资金,对10家关闭取缔企业进行资金补助、自行拆除和强行拆除相结合,强力推进项目进度。对2家取缔的企业遗留的4.3万吨废渣移除堆砌,污染严重的土壤1万吨至安仁县永盛铋业有限公司进行综合回收处置,安全处置遗留废水,平整土地。对关停的8家企业2.7万多吨矿渣进行移除堆砌,污染严重的土壤1.7万吨,迁运至安仁县永盛铋业有限公司进行综合回收处置,安全处置遗留废水,适度补偿业主及失业员工。
(五)规范程序,确保资金落实到位。对冶炼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项目资金,严格实行项目预算审计、公开招投标、监理制度和资金专款专人管理等制度,同时邀请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对资金的去向进行全程跟踪监管,积极接受社会各界对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确保每一分资金都用在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