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宁乡实施“五抓五促”模式,农村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建设成效明显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时间:2012-11-09 09:25   【字体:    

    2010年以来,在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通过到攸县、浏阳、望城等地学习,积极开拓创新,总结提升宁乡县好的经验和做法,逐步形成了在农村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建设方面的“五抓五促”工作模式,为改善农村环境,构建和谐新宁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首先,抓管理,促认识提高。重视程度普遍提高,全县各乡镇都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主管领导,成立了办公室,制定了工作方案,实行对村目标责任制管理。特别是城郊、白马桥、枫木桥、大屯营、朱良桥、金洲等乡镇,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安排部署,严格落实责任;管理措施不断创新,夏铎铺镇将全镇划分为70个片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回龙铺、东湖塘、菁华铺等乡镇将环境卫生整治情况与联村干部挂钩,增强了干职工和各村环境卫生管理参与人的责任感。黄材等乡镇组织开展“爱卫之星”评先活动,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的积极性。  

    其次,抓宣传,促舆论引导。多形式开展环境保护知识宣传,宁乡县环保局发放宣传手册2万多份,各乡镇共发放公开信32万份,出动宣传车180台次,大部分村有环保知识宣传栏和评比栏。偕乐桥、灰汤、枫木桥利用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平台,设立了环保公益宣传标牌560块,宣传栏25块,逐步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深入人心。菁华铺、东湖塘、坝塘等乡镇以“一推行四公开”为契机,在各级干部走村入户活动中大力宣传指导环境卫生工作,让农户树立“能回则回、能沤则沤、能烧则烧、能喂则喂”的分类理念,推进垃圾分类减量;为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工作中来,各乡镇通过召开党员组长大会、建立手机短信平台、“小手拉大手”、“六个团体”(即离退休支部、老龄协会、共青团、党员、组长、村民代表)等多种形式,让环境整治工作更加深入民心,广大群众更能自觉参与到环境整治行动中来。偕乐桥镇竹田村通过老年协会,发动老年同志参与环境卫生监督,提升村民环保意识,改善人居环境。花明楼镇组织学校以给学生布置特殊家庭作业的形式,督促村民搞好环境卫生。回龙铺、大屯营等乡镇将环境整治工作编成内容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节目循环演唱,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是抓投入,促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以来,宁乡县共投入环境卫生整治费用3000多万元,其中市级建设资金1350万元,市级运行资金362.88万元,县级资金运行费用494.4万元,乡镇配套资金700多万元。到目前全县共建垃圾池2.5万多个,建好垃圾中转站23个,配备垃圾桶4.3万多个,保洁车500多辆,确保体系长效运行。如青山桥乡在市县配套2.4万元的基础上,根据村大小再补助1-1.2万元,回龙铺镇在每村每年5000元的基础上,再按人平10元/年的标准按季考核下拨到村,大大提高了各村积极性;收费制度逐步建立,各乡缜大小集镇都开展了垃圾清运收费,收费标准为每户每年50-100元。全县大约有10﹪的行政村开展了向农户收费, 收费标准一般在每户每年36-50元。  

    四是抓减量,促整治效果。过境国道、省道和县道等主要路段已形成常态化保洁,镇村干道整洁干净。夏铎铺、青山桥、灰汤、白马桥、大屯营、回龙铺、沩山、历经铺、城郊、东湖塘等乡镇,整体推进,乡镇辖村普遍整洁,农民参与率、满意率大大提升;垃圾分类减量上,农民垃圾分类意识明显提升,基本杜绝了煤灰、草皮、树叶等一系列垃圾入池,农村垃圾分类减量率达到50%左右,全县先后创新、探索出了城郊“石泉垃圾超市”、 坝塘保安村“一改三化”,偕乐桥“竹田模式”,历经铺紫云村“1+3+5”模式等先进模式,树立了分类减量典型,在全市普遍推广。  

    五是抓机制,促工作常态化。落实检查评比制度,偕乐桥、龙田、回龙铺、青山桥、菁华铺、历经铺等乡镇扎实开展环境整治检查评比活动,印发了督查通报,评选卫生最清洁户、清洁户和不清洁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落实保洁员制度,全县共配备保洁员1000多人、清运员300多人,制定《保洁员制度》,严格对保洁员实行考核,保洁工资直接与考核结果挂钩。灰汤、沩山等乡镇组织对保洁员业务培训,使保洁员成为垃圾分类减量的宣传者、监督者和实践者;落实目标责制兑现,菁华铺、夏铎铺、历经铺、回龙铺等乡镇制定了奖惩激励考核机制,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对辖区内各村定期、不定期督查,综合排名,奖优罚劣,严格兑现。

宁乡实施“五抓五促”模式,农村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建设成效明显

10138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