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立县战略激发南县种养一体化发展活力
南县是一个年轻的纯湖区移民县,辖10镇2乡,304个行政村、33个社区、人口69万、总面积1075平方公里的。由于农业人口多、耕地资源少、农业生产条件脆弱,导致大量青壮年流向城市和发达地区,农村优质劳动力输出,农村现有劳动力质量逐渐弱化。近年来,南县提出了“打造湘北明珠、建设生态南县,争当湘北地区科学发展排头兵”的发展战略,确立了“生态立县”的奋斗目标。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凭借自身生态环境优势,以构筑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格局为目标,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及大型养殖基地,大力扶持克明面业、集成生态渔业、顺祥水产、洞庭蛋业公司等一批特色企业的发展,使之成为南县绿色产业名片,吸引众多南县籍成功人士和在外打工的青年人回乡创业。
县相关职能部门因势利导,积极引导新一代农民摒弃“肩挑背磨”的种养方式,激发了县域种养一体化发展活力的历史性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家庭分散养殖逐步退出市场,企业或业主领办的规模养殖场逐步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具有一定自给自足特色的家庭杂乱种养逐步弱化,具有产地特色的农产品规模种养日渐勃兴;农业资源逐步向企业和种养大户集中,个体农户逐步向追求共同利益的合作社集中正成为农民的自觉选择;适度规模种植和养殖相结合,整合资源,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已成为农业生产各方的利益需要。“十二五”以来,全县通过实施 “生态养殖+高效种植”、“内循环、零排放”探索,取得可喜成效,迈出了种养互动第一步。
益阳集成生态渔业科技有限公司种养一体化农业生态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于南县华阁镇万亩荷花的光复湖渔场,总投资为6059.29万元。光复湖是湖南省最大的水乡荷花观赏基地,为湖南省五星级休闲农业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此湖身处古八百里洞庭湖中心区域,是经千百年来淤积而残留的“锅底”,湖水清纯透亮,空气清新,幽深静谧,万千荷莲,碧波天接。整个基地分为东南西三大片,各有侧重,各具特色。通过荷渠、桥梁,将其有机联系,浑然一体。赏荷弄莲,撑篙划船,车水浇灌,下水捕捞,垂钓撒网,采蔬摘果,下厨烹饪;白天感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壮阔,入夜领略荷花、灯影、浆声、月色和山歌情韵的柔美;把观赏和农事体验融为一体,突显出湖乡休闲农业的独特风味。
该公司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及专家评审意见落实各项污染处理措施,在基本不改变原有地形地貌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种养,保持了区域内生态平衡,实现了生态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公司还紧紧围绕种养一体化发展这一灵魂主线,规划建设莲藕种植区、水产养殖区、年出栏20万羽鹅饲养区、全省最大的荷花休闲农业基地、全省最大的基围虾淡水养殖基地和全省最大的小龙虾养殖基地。年产值达5000多万元。
享有全国挂面之都美誉的克明面业,积极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充分利用挂面生产、米粉生产、酱制品生产与本地资源的优势,积极拓展本地农民种植小麦、早稻、油菜、辣椒、黄豆、绿豆、胡萝卜、螺旋藻等作物,努力开发适合消费者营养、口味的多种系列产品。每年米粉生产可以消纳2万农户的10万亩早稻产量,其他品种每年可为农民消纳3000亩辣椒、5000亩油菜、10000亩大豆、黄豆、8000亩红薯、土豆和农民手中的鸡、鸡蛋、牛肉、猪肉等产品,每年可为农民增加收入近一亿元,有效地将农民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规模效益优势。农田作物成为农民的“绿色银行”和 “定期存折”,饲养的鸡鸭鹅等就是“活期存折”。当地农民做到了“年年有收入,月月有钱花”。
顺祥水产沿沼气池粪—养蚯蚓—蚯蚓喂草龟这一原生态养殖模式,所产洞庭草龟已获省内同类产品唯一的绿色食品认证;加工淡水小龙虾、淡水鱼、龟鳖、水生植物4大系列的有机绿色食品200多个品种。公司打造的“渔家姑娘”成为省著名商标和国际知名品牌。在“渔家姑娘”品牌系列水产食品中,小龙虾加工而成的虾仁、整只虾、凤尾虾等20多个品种不仅享誉三湘,畅销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且俏走欧盟、美国、日本、韩国、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洞庭蛋业落户南县,所有主要农产品都形成了产业链,肉、蛋、禽、水产品、粮、油、甘蔗、蔬菜等8大农产品无不与知名工业企业相衔接,使农产品产、销都呈现出勃勃生机。这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真正让循环经济融入企业发展的每一步,激发了县域种养一体化发展活力,为县域经济发展腾出了环境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