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邵东县疏堵结合管理传统产业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时间:2011-07-13 09:40   【字体:    

 

  近两年来,邵东县紧紧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开展“环境安全工作年”活动,彻底取缔土法炼焦,关停小电镀企业(车间),启动邵水河流域环境综合治理,整体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领导高度重视,强化责任抓落实

  县委、人大、政府、政协一直非常关注和重视环保工作,将环境保护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县政府常务会议先后6次听取环保工作情况汇报,帮助和解决实际问题。2010年3月11日县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议》(邵人常字[2010]5号),决定连续三年开展“环境安全工作年”活动,严格环保工作责任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度,由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环境安全隐患整治经费,加大环境保护宣传,深化污染隐患排查,妥善处置突发环境安全事件,推进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县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的协调工作机制;县政协开展专题调研活动,研究解决污染减排工作等环境难题。为确保我县环保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二、开展专项行动,突出重点抓整治

  去年3月,省人大和省环保厅开展作风建设主题活动调研时,要求我县对土法炼焦企业和小电镀进行整治。按照省里的要求,我县确定“环境安全工作年”的重点是整治土法炼焦企业和小电镀企业,制定了宣传引导、执法督导、转型疏导的“三导”整治思路。

  一是狠抓土法炼焦企业整治。牛马司镇和范家山镇的土法炼焦有200多年历史,而且经历了从土焦窑到蒙古包再到小机焦三个阶段,涉及的46家企业,资产共计达3000余万元,去年纳税800多万元,从业人员超过一千人,是地方财政的重要税源之一,以前曾经开展过整治,但效果不理想。今年,县、乡两级政府、环保部门先后下发了文件、通告,安排了专项经费,组织了专门班子开展整治活动。这两个乡镇和有关村的村干部积极参与,每个企业分别有一名镇、村干部联系,上门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和上级政策精神,负责做好企业主及其家属的思想工作和稳定工作。环保、公安、电力、交警、电信、国土、工商等部门密切配合,从4月中旬起,开展集中整治,强制铲除蒙古包,爆破土法炼焦烟囱。仅仅两个月时间,46家土法炼焦企业的137个蒙古包已全部拆除,7个小机焦全部停产,拆除和爆破土法炼焦企业烟囱42根,杜绝了小炼焦企业死灰复燃。过去被黑烟笼罩的牛马司和范家山镇现在空气质量大为改善。据测算,土法炼焦整治后,我县年削减SO21700多吨。

         

 

  二是狠抓小电镀企业(车间)整治。五金和打火机行业也是我县的支柱产业。全县五金企业近800家,从业人员20万人,年生产能力6亿套,产值达12亿元,年纳税8000万元。全县打火机企业76家,从业人员4万多人,一次性打火机产量占全国的70%,2010年销售额达20多亿元,出口创汇5000多万美元,年纳税5000余万元。为实现我县五金和打火机行业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县政府积极向省环保厅等主管厅局汇报,争取建设电镀中心项目,把关闭小电镀与电镀中心建设进度衔接统一;另一方面,县政府组织环保、工商、公安等部门对电镀企业(车间)进行整治。去年5月份,县政府组织关闭了仙槎桥镇饮用水上游的4个小电镀厂,对其他35家电镀企业进行了限期治理。各企业均按要求配套完善了治理设施,电镀废水经处理后外排,改正了过去部分企业的直排行为。2011年我县启动全县小电镀企业(车间)的关闭工作。今年1月18日,县人民政府2011年第1次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了关闭小电镀企业(车间)工作,出台了《邵东县人民政府关于关闭邵东县仙槎桥兴鑫工具厂等电镀企业(车间)的决定》(邵政发[2011]4号)和《邵东县关闭小型电镀企业(车间)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邵办文[2011]8号)两个文件。随后相继召开了小电镀企业(车间)业主、乡镇负责人参加的关闭动员大会,动员各电镀企业(车间)自行关闭并处理好槽液和废渣。6月13日至16日,县人民政府组织环保、公安、工商、安监、电力等部门和各相关乡镇、办事处工作人员70多人,安排车辆12辆,对全县未关闭小电镀企业(车间)进行集中整治,采取拆除电镀生产设备,封闭电镀槽液,切断电镀电源,贴上邵东县人民政府的封条等措施,集中关闭了我县所有电镀企业(车间),同时要求各企业主自行或在我局指导下,处理好电镀槽液。

 

               

 

  三是深化其他专项行动。近几年来,我县连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专项行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种环境问题,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依法取缔土法炼油企业29家、拆除土法炼油窑炉56座,关闭土法炼铅企业4家、铅蓄电池企业2家、土法炼钒企业4家,关闭造纸企业及其它各类企业13家,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了违法排污企业的不法行为,有效保障了群众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三、建立长效机制,堵疏并举抓转型。在整治土法炼焦和小电镀工作中,县人民政府结合实际,注重“分类防治,堵疏结合”,把这两个专项行动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经省环保厅批准,牛马司镇兴建了年产40万吨的聚能焦化有限公司,生产清洁型捣固焦,该公司投资5000万元,征地110亩, 目前该厂基建已基本完成,预计今年10月份即可点火试产。电镀行业方面,新建的和天电镀中心是省政府“十一五”规划环保重点建设项目,是省环境保护厅批准建设的邵阳市唯一一家电镀工业中心,我省已建成的第一家电镀中心,目前已通过了环保验收,正式投入生产。

 

 

  编者按:小电镀和土法炼焦既是邵东县两大传统产业,又是典型的“两高一资”产业。如何处理环境保护与传统产业发展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困扰基层政府的一大难题。邵东县通过疏堵结合、多措并举,成功引导电镀和炼焦两大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邵东县的成功经验说明,要引导传统产业升级既需要政府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更需要有谋划全局的整体规划。

邵东县疏堵结合管理传统产业

1014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