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体制与人事司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中国环境报讯 环境保护部行政体制与人事司坚持把创先争优作为“政治责任来担当、工作动力来发掘、能力素质来提高”,以“迎接建党90周年,争当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排头兵”为主题,着力打造“党性锻炼的熔炉、干事创业的平台、人才培养的基地”。
把创先争优作为政治责任来担当,着力打造党性锻炼的熔炉。行政体制与人事司党支部把“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与深入开展“学习杨善洲同志”、“学习沈浩同志,做环保卫士”和“学习田洪光同志”等活动相结合、相融合,强化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赴革命圣地开展党日活动,以处室为单位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主题党性教育。采取召开人事工作研讨会,举办青年读书小组活动,选派12名干部参加境外培训,集中学习15次,组织阅读书籍30余套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政治信仰来追求,科学真理来坚持,行动指南来践行。
把创先争优作为工作动力来发掘,着力打造干事创业的平台。一是加强机构编制能力建设,“筑巢引凤”。在全国编制没有增加的情况下,部机关增加行政编制42名,部系统增加事业编制669名。建立国家环境特约监察员制度并聘任首届10名代表。二是加强制度建设,“正理平治”。起草《环境保护部组织条例》(草案),制定实施《环境保护部机构编制管理办法》等文件,提高干部管理规范化水平。编制《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印发《关于加强环保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意见》,初步形成人才建设政策框架。三是加大竞争性选拔力度,“选贤任能”。坚持“六个一视同仁”,面向全国公开选拔11名司局级干部;探索“三荐一述两差额”方式,内部竞争性选拔71名司处级领导干部;采用“三双两审三结合”程序,任免司局级干部85名,机关处级干部46名,备案直属单位处级干部118名;注重“基层导向”,选派12名司处级干部挂职锻炼,合理配备了干部、优化了班子结构。四是坚持高端引领,“广揽人才”。通过国家“千人计划”引进两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启动开展“百名环保人才工程”。截至目前,环保系统有7名院士,830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经环境保护部推荐,共有11名外籍环保专家荣获由我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
把创先争优作为能力素质来提高,着力打造人才培养的基地。一是强化培养培训,提高综合素质。编写第三批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教材《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完成127名司局级干部自主选学试点,举办全国性业务培训574期,累计培训5.2万人(次),同比增长48%。人事司主办培训33期,培训1980人(次),其中各级、各地领导干部1616人(次),是上年的2.2倍。二是采取有力举措,推动部系统创先争优。印发《关于开展向田洪光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召开环境保护部2010年年度考核表彰暨创先争优经验交流会,举办环境保护部挂职干部座谈会暨创先争优学习交流活动,运用书籍、报刊、网站、简报等方式,大力宣传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做法、好经验,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媒体广泛宣传,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第3829期)报道了田洪光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