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执法,环境监察的神兵利器
凌晨1点,企业大门紧闭,火光冲天的电炉表明这家企业正在生产。企业围墙外,一辆执法车辆悄悄靠近,停在厂区百米开外,随着车载探照灯的打开,雪白的光线直接射向企业高耸的烟囱,透过车辆内视频设备,可以清晰地看到浓浓的黑烟正向空中排放。车载摄像头将这些证据实时记录下来。在固定证据,确认违法事实后,执法队员敲开了企业的大门……这一幕,正是湖南省环保厅执法队员利用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对企业进行突击暗查、执法的真实场景。
监管手段滞后、执法行为不规范……迫切需要建设移动执法系统
在这之前,面对全省十几万家工业企业,湖南省环境监察执法依靠是人工的常规方法。要做好环境监察执法工作,就要求执法队员要了解企业的产生、发展、消亡的全过程,要对每一个环境监测数据、每一次现场检查情况、每一条环境法律法规了如指掌。然而通过传统模式了解相关信息,不得不面对文山书海的企业档案、不断更新的法律文书,工作效率大打折扣;信息的不对等,使得不同层级的环境监察部门对同一问题重复检查的情况时有发生,既浪费了大量的行政成本,也使部门权威受到质疑。以往,环境监察水平、监管力度,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工作经验、专业水平和责任心,认知的差异、能力的不平衡严重制约着环境监察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因此,如何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建设一个海量存储、方便查阅的数据中心,一个智能高效、公正规范的执法平台,已成为湖南环保执法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11年,湖南省被环保部列入全国环境监察移动执法建设首批四个试点省份之一。湖南省环保厅把握这次契机,经过充分的调研考察,于2012年4月开始部署建设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
系统建设工作由省环境监察总队和长沙、株洲、湘潭及长沙市雨花区环保局具体实施,共投入资金1291.37万,其中国家财政投入470万。该执法系统采用现代化的无线通讯、数据库及计算机网络安全等技术,以局域办公网、业务专网为依托,以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实现了以省厅为中心,三市一区(长沙、株洲、湘潭、雨花区)一体化的环境监察移动执法平台,开创全国环保执法系统省、市、县(区)三级联动的先河。
移动执法系统整合了污染源普查、项目审批、试生产、竣工验收、排污收费、排污许可、在线监测、信访投诉、行政处罚、环境质量、环保手册共11类电子档案,形成“一企业一档、一人员一档、一部门一档、一任务一档”数据库,功能强大的应用系统使执法人员利用一台小小的执法终端设备就可以方便实现信息查询、现场执法、任务管理和稽查考核4大基本操作,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地图操作,远程办公、远程指挥等功能辅助执法,系统的建成实现了管人、管事、管企业的目标。
2012年8月8日,环保部组织对湖南省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建设试点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
验收组专家通过湖南省环保厅会议室大屏幕实时观看到车载视频传来的现场执法视频,三市一区的执法队员分别对辖区内企业进行了执法检查。在任务发出半小时后,专家手中的执法终端就陆续收到执法任务完成的提醒,随机抽查任务完成情况,执法文书、采样单据、照片、录音等相关证据一应俱全,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证据链。
快捷、准确、高效的移动执法,受到验收组专家给予的一致好评。
移动执法系统的建设使用,大大提升了湖南省环境监察执法工作水平
方便查阅:离开了办公桌、档案室,环境执法人员依然可以随时随地方便调阅企业基本信息、审批资料、历史档案、监察台账、监测数据,并可根据环境法律法规、行业监察指南等电子资料,辅助执法队员,提前全面了解执法对象,准确把握执法的要点;
智能应用:系统定期自动生成执法任务,提醒队员按时监管、巡查;针对不同的违法行为,执法程序可调用相对应不同的执法模块,是执法过程更有针对性,有的放矢。系统还有记忆功能,可调取以往使用过的执法模块,提高执法效率。现场的可随时获取企业的实际信息,并实时上传至数据库,自动形成企业的档案资料。
规范操作:区别于以往的随意性,现场执法只能按照系统的固化流程逐步进行。通过移动执法工具可及时获取的现场照片、录音、摄像等证据,并上传至系统后台,保证证据的实效性。所有执法笔录文书必须现场打印,经被检查单位确认签字后扫描至执法数据库;实现了证据的现场固定,有效约束了现场执法行为,增强了现场执法的透明度。
有效监督:稽查部门可以随时查看执法任务完成情况,对执法人员、执法车辆进行定位,对现场进行指挥调度,对案件办理进行考核,对执法行为进行监督。
目前,湖南省试点的5个单位已全部使用该移动执法系统进行现场执法,今年7月份利用移动执法系统下达任务105次,制作执法取证资料300多份,达到了机动、快捷、高效的执法目标,规范了执法程序,有效提高了执法效能。
下一步,湖南省将通过以用促管、以用促建,深化软件开发,结合业务,完善系统功能;进一步建章立制,规范移动执法系统使用,建立任务考核机制;规范全省环保执法数据标准,推进执法数据库的更新完善,实现我省环保系统的资源共享;逐步实现省、市、县联动执法,推进移动执法在全省的推广。同时,以“十大环保工程”实施为契机,积极申请国家项目资金,全面推动全省移动执法的实施。